盼呀盼,盼星星,盼月亮,終于可以搬進廉租房啦!今天,我家安了一個新門鈴。我想:從此不用聽厭煩的敲門聲了,心情也一定會隨著門鈴的樂曲高興起來。
但是,“不幸”的事兒發生了。樓上的小孩經常拿我家的門鈴取樂,門鈴負擔加重,所以聲音一天比一天沙啞,最終結束了它的生命。家人準備買一個新的門鈴代替它,于是大家開始忙活起來。“叮叮當當”,門鈴安好了,大家都露出滿意的笑容。
下午,我正在寫作業時,“咚咚咚”,三聲敲門聲打斷了我的思緒。“誰呀?有事嗎?怎么不按門鈴?”我邊說邊去開門。“奶奶,原來是您呀!怎么不按門鈴呢?”我看著奶奶說。奶奶怔怔地望著門鈴自言自語道:“門鈴都半個月沒用了,還真有點不習慣。”
“咚咚咚”,幾聲急促的敲門聲傳入我的耳朵。“誰呀?”我氣沖沖地把門打開。“原來是舅舅,您怎么不按門鈴呀?”看著舅舅氣喘吁吁、汗淋淋的樣子,我又氣又好笑。“我……我忘了。”舅舅看了看門鈴,笑了一下,仿佛表達了對門鈴的歉意。我無言以對,只好關了門。
沒過多久,又傳來三聲敲門聲。我火冒三丈,非常不情愿地把門打開,原來是哥哥。我正在氣頭上呢,張口就斥責道:“哥哥你老了嗎?記性這么不好,門鈴都換了,也不知道按門鈴,哼!”我扭頭就走了。哥哥愣在門口瞟了一眼門鈴,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心想:這得想個辦法。我在屋里走來走去,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哦,我想到辦法了,立刻沖進房間,找來一張白紙,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寫上“請按門鈴”四個大字,然后拿起膠帶就沖向門外。
正當我在門外貼紙條的時候,一陣風把門關上了。“咚咚咚……”“奶奶,快開門,我要進去,門外很冷的。”我又使勁地在門上捶了幾下。奶奶緩緩地打開門詭異地笑著說:“你不是在做一件重要的事嗎?”我抬頭看見那四個大字,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猛然意識到自己也是多么地可笑和愚蠢。
點評
從生活中的小事里,小作者發掘出了有趣而又讓人受益的道理。文章的線索圍繞著“門鈴壞了—新門鈴—一直敲門”描繪出了生動的畫面,讓人忍俊不禁。文章中擬聲詞的運用十分形象,使得整個故事也充滿了叮叮咚咚的聲音。特別是文中幾個人的敲門,伴隨小作者情緒的深化,較為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