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疲軟、飯碗不安全。對歐洲人來說,在這個圣誕節看看來年,應該沒有比萊德杯更靠譜的事了。過去的兩年里,高爾夫球場上的歐洲人牛氣沖天,和他們頹廢的經濟形成鮮明對比。北愛爾蘭,這個人口不過一百來萬的小地區,在過去的一年半中卷走了3項大滿貫冠軍。2011年底的世界前十里,歐洲人占據了前四,而美國人只在第6、第7和第10搶了3個位置,而這3人的平均年齡已超過了30歲。
曾有這么一句話形容萊德杯:歐洲玩團隊,美國玩個人。但那是十年前,美國球手的單兵素質像今天的歐洲人一樣,具有壓倒性優勢。但即便如此,新世紀以來的5屆萊德杯,美國隊只贏得一屆,包括在2004年和2006年兩場創紀錄的大敗。
2010年,歐洲隊隊長蒙哥馬利甚至被迫放棄了當時位居世界前十的保羅·卡西。可以預見,明年的歐洲隊隊長奧拉查寶也會面臨同樣的難題,而對美國隊隊長拉夫三世來說,他能湊夠12個能讓球迷叫得上名字的人嗎?
美國隊主場作戰,這是他們為數不多的優勢之一。哦,還有,他們的庫查爾/伍德蘭德組合剛剛在世界杯上打敗德國隊和愛爾蘭隊拿到了冠軍。用歐洲人當年的法寶去打敗歐洲人吧,若拉夫三世能化腐朽為神奇,那簡直就是個能載入史冊的奇跡。

伍茲 | 反彈還是反轉?伍茲在年底的總統杯和隨后的雪佛蘭世界挑戰賽上都有不俗表現,獲得了兩年來的第一個冠軍。歐洲隊的年輕人已經挑起大梁,但美國高爾夫的旗幟和標志性人物,還會是這位老虎先生。更關鍵的是,2012年萊德杯舉辦地梅迪納鄉村俱樂部最近承辦的兩場大滿貫賽——1999年和2006年PGA錦標賽,他都獲得了最終的冠軍。不過他首先要做的是:用出色的表現確保自己進入美國隊陣容。
亨特·馬漢 | 忘了老邁的米克爾森和福瑞克吧,美國隊也該看看年輕人了。自2006年以來,美國新生代球手不斷涌現,但只有馬漢、達斯丁·約翰遜和布巴·沃森等少數幾人保持了三個賽季以上的穩定表現。2011年總統杯上,馬漢出戰全部5場,取得4勝1負,是美國隊獲勝的最大功臣之一。
唐納德 | 世界第一,2011年表現最穩定的球手:整個賽季參加的27場比賽中,他只有3場沒能進入前20名,有10場最終獲得前三。參加的前3屆萊德杯中,他的總戰績是8勝1平2負,是歐洲隊中勝率最高的球手。
麥克羅伊 | 22歲的大滿貫冠軍,22歲的世界第二,這是伍茲以來的第一例。在很多人眼里,他遲早會是世界第一。在實力平均、人才濟濟的歐洲隊,經驗不足的他也許還算不上核心,但肯定是最吸引眼球的:2010年萊德杯,他曾約戰伍茲,但最終兩人未能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