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4歲的小男孩大聲地喊出:如果不去創造奇跡,那生活還有什么意義?
圣·拉爾夫是加拿大2004年出品的一部電影,影片講述一個14歲的小男孩為了喚醒沉睡的母親,想要創造一個奇跡,并最終贏得每一個人尊重的故事。
拉爾夫是傳統意義上的壞學生,借助鋤草機自慰,從高高的跳水臺上跳下來,只是為了在某個角度偷窺女更衣室,在學校的邊界線上吸煙,在家里穿著父親的軍裝喝酒.......他是校長辦公室的常客,連好不容易鼓足勇氣表白的約會,也因自己的過失而錯過。但拉爾夫最大的幸運是:他是個誠實的孩子。在朋友面前,他坦露心扉,在心儀的女孩子面前他絕不改色,在同學的嘲笑面前他敢承認自己的真實想法。然而生活多磨難,拉爾夫的父親去世,母親又暈迷不醒躺在醫院。就像他坐在教堂恨恨所言:我的生活快把我毀了!但生活總是要有所改變的。拉爾夫不想變成孤兒而被收容,他要喚醒沉睡的母親,就像格瑞斯護士告訴他的:除非你創造一個奇跡。
奇跡?從此,這句話成了拉爾夫唯一的希望和力量。他到處尋找機會。直到有一天,在希伯神父的課堂上,他獲得了創造奇跡的秘訣:信仰、純潔、祈禱。希伯神父告訴他:“關于信仰:你需要一個真正的信仰,要相信沒有邏輯的東西;關于純潔,你要沒有罪;關于祈禱,就是你要和上帝真實的對話!”
緣于一場違反校規的懲罰,這個看起來瘦弱的孩子竟把贏得波士頓馬拉松作為自己要創造的奇跡。也許影片采取了比較夸張的手法,此后,拉爾夫竟真的和上帝N次碰面。可是,搞笑的是上帝忠實的仆從:高級的神職人員(校長神父)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他指責拉爾夫是從高處掉下來摔傻了才編出這些玩笑話。而拉爾夫告訴人們,上帝在自己最需要鼓勵的時侯就會出現。從他開始有了創造奇跡的想法,林間,瀑下,海岸,公路,都留下了他奔跑的印記;太陽,月亮,寒風和驟雨都伴隨著拉爾夫的每次起跑,上帝一直為他加油。
然而事多磨難,就在拉爾夫即將踏上波士頓馬拉松賽道的前十天,他的腿摔傷了,校長甚至警告他如果去參賽他就會被學校開除,一直他給他莫大幫助的希伯神父竟也因公職壓力勸誡拉爾夫忘掉所謂的奇跡,剛剛復蘇的愛情也再度夭折。更讓人難過的是,拉爾夫最好的朋友也不相信拉爾夫會贏,這使拉爾夫怒火中燒,一瓶牛奶在書上傾瀉而下,這兩個曾經最好的朋友出現了裂痕。拉爾夫迷茫了,坐在家中的火爐前一件件燃燒掉曾經在風雪中、山野里浸滿汗水的衣物,他拖著傷痛的腿頹然倒地,一場大火在他沉睡之際焚盡了他的家。
就在這時,上帝竟再次出現了,這次不是以前看到的圣誕老人,而是他最好的朋友,還有被他感動的底特神父,他們這次不僅是在鼓勵他,而是在行動上一起對抗那位固執已見的神父大人。希伯神父飛到波士頓賽場,好朋友反鎖住校廣播室的門,向全佼轉播拉爾夫在現場實況。拉爾夫拼盡全力馳騁在跑道上,“這個14歲的孩子是第53屆波士頓馬拉松最大的黑馬”,女孩坐在教堂為他祈禱,格瑞斯護士為他驕傲,全校同學為他牽心,更激動的是,拉爾夫的媽媽竟然流下了一滴淚。
然而在最后撞線時,拉爾夫雙手捂面,以半肩之差,他沒能成為冠軍。但這又有什么關系,他震撼了每一個人的心,他令我們深思“當我們有一天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盡全力活過嗎?”格瑞斯說:“孩子,你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平凡。”
清風如舊,笑靨如花,拉爾夫的媽媽在這個孩子勇敢的奔跑中蘇醒。奇跡每天都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