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付巴薩?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3個月前,我給《全體育》寫了篇“是誰縱容了巴薩”,大意是對巴薩切不可消極死守,大膽進攻才有勝機。12月皇馬對巴薩的國家德比前,我在微博中重復了此觀點,引發(fā)激烈爭論。
實戰(zhàn)中,穆里尼奧與我的意見暗合:他放棄三后腰,排出“4231”。球隊一開場即全線壓上,大膽拼搶;并趁巴爾德斯傳球失誤,開場不到一分鐘即先聲奪人。整個上半場,皇馬與巴薩旗鼓相當。不過,在巴薩變陣三后衛(wèi)、加強中場后,皇馬漸失控球權,最終1比3落敗。賽后,不少人找到我說:看,還是死守才行吧。
桑托斯隊主帥墨里西也是這么想的。世俱杯對巴薩的決賽前,他公開聲明對攻必死、必須死守。他特地排出三中衛(wèi),以“532”應戰(zhàn)巴薩,全隊龜縮半場。結果,以“370”無鋒陣型出戰(zhàn)的巴薩,上半場即輕輕松松3球領先。0比2落后時,墨里西才以前衛(wèi)埃拉諾換下后衛(wèi)加強進攻。雖然局面仍不占優(yōu),但博爾熱斯和內馬爾好歹覓得了數(shù)次殺機。
討論“如何對付巴薩”,絕不是尋找一種必勝模式,畢竟人家實力世界第一。死守或對攻,對巴薩的勝率都不會高,但我至少能找出幾個強隊靠對攻贏下巴薩的例子,如2010的國際米蘭(歐冠)、2011的阿森納(歐冠)和皇馬(國王杯決賽)等。有哪個強隊靠死守贏過這支巴薩?我至今沒想出來。
12月的國家德比和世俱杯決賽后,大家都承認,現(xiàn)在這支巴薩接近“無解”。即使關鍵比賽勝其一場,讓他們少拿個把冠軍,巴薩仍會迅速卷土重來。人們只能希望時間擊垮這支巴薩,那么,未來在什么情況下,巴薩可能霸業(yè)不再?
最大的可能性,是瓜迪奧拉的離開。瓜迪奧拉上任后,2009年六冠王,2011年又是五冠王。但他近期還有一個挑戰(zhàn),那就是讓巴薩成為首家衛(wèi)冕“冠軍聯(lián)賽”的球隊。上一次歐冠連莊,還是1989年和1990年蟬聯(lián)“冠軍杯”的AC米蘭。設想,如果2012年巴薩再奪歐冠,一年N冠王又是少不了。瓜迪奧拉呆在巴薩還有意思嗎?
瓜迪奧拉是個聰明人,與巴薩的合同是一年一簽。這種“緊張感”保證了他和隊員們的動力,也讓自己可隨時脫身。沒準哪天真有一個極具誘惑力和挑戰(zhàn)性的職位,瓜迪奧拉頭腦一熱成行了呢?早在2009年決賽巴薩戰(zhàn)勝曼聯(lián)后,《體壇周報》特約記者穆尼奧斯即爆料:弗格森把瓜迪奧拉視為最佳接班人。兩年已過,弗格森走人仍未提上議事日程;但畢竟爵爺年事已高,若哪天退位,欲“托孤”瓜迪奧拉,瓜帥總該有點心動?曼聯(lián)畢竟是曼聯(lián),這可是世界足壇最有價值的金字招牌(借用《福布斯》品牌價值榜)。
足球是不可預測的,瓜帥離開的方式也不好“預測”。可以肯定的是,一旦他離開,巴薩難免退步。很多人認為,瓜帥的成功得益于超級球員;可自克魯伊夫后,哪個巴薩主帥造出了今日巴薩的壓迫式足球?教練對球隊有多重要,不妨看看國際米蘭。一年前,國際米蘭還是五冠王;在穆里尼奧離開后的一年半,竟然一度陷入“保級戰(zhàn)”。
當然,教練易人不等于球隊末日,重要的是當權者的選才眼光。巴薩這些年的輝煌,全賴克魯伊夫選帥得當。拉波爾塔2003年成為巴薩主席后,對克魯伊夫言聽計從,先選定里杰卡爾德當主帥,在前半季的低迷后擬聘斯科拉里,又被克魯伊夫勸住。及至里杰卡爾德2008年下野,克魯伊夫又扶正了只執(zhí)教過巴薩B隊的瓜迪奧拉。結果其成功超乎想象。
如今克魯伊夫已與巴薩鬧翻,回師阿賈克斯。一旦瓜迪奧拉他投,可想而知克魯伊夫不會再提建議。當然,他提建議,羅塞爾想必也不會聽。羅塞爾是個商人,選帥自然不會像克魯伊夫那樣眼光獨到,他肯定會選一位“名帥”。這可能把事情搞砸,因為既然是“名帥”,總會信賴自己的成功模式,一旦新模式與巴薩眾將沒有產生化學反應……
還有一派觀點認為:哈維和伊涅斯塔才是巴薩之魂,只要等到他們“老去”,巴薩自然難有今日高度。哈維和伊涅斯塔確實是足球瑰寶,但只要看看巴薩的歷史就知道,自從克魯伊夫執(zhí)教巴薩,著力栽培“4號”傳球者之后,巴薩的中場核心從未斷檔,每4年左右必產一人,且有愈發(fā)密集之勢。1971年生的瓜迪奧拉,1976年的德拉佩納,1980年的哈維,1984年的伊涅斯塔,1987年的法布雷加斯和1988年的布斯克茨,1991年的蒂亞戈……你真的相信,哈維和伊涅斯塔會后繼無人么?
當然還有梅西,他才24歲。一般的頂級巨星,狀態(tài)保持到32歲不成問題。更何況梅西是乖乖仔,幾乎不可能重蹈馬拉多納和羅納爾迪尼奧自我毀滅的覆轍。如果他真在巴薩再踢8年……
能阻止這支巴薩的,真的只有他們的主席羅塞爾了——不知道何時輪到他選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