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出搜索看搜索,百度的思路有了新的突破。只有以顛覆式的創新來適應移動互聯網的革命性變革,百度才有希望。而百度已經在前行的路上。
在PC端,搜索一直被視為互聯網的入口,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百度在這一領域取得了絕對的優勢,地位已難撼動。不過在移動互聯網上,百度正走在挑戰機遇并存的十字路口。
首先,搜索作為入口的作用在減弱。大量本地化的應用吸引了用戶的眼球,而這些應用在應用商店都可以輕松找到,用戶不再依賴搜索。
其次,與PC互聯網時代很少的競爭相比,移動搜索領域,百度面臨眾多競爭對手,除傳統對手谷歌外,還有騰訊SOSO,宜搜,易查,搜狗等,國家隊即刻搜索、盤古搜索也都加入進來,競爭的局面更加復雜。
百度自身對于移動互聯網戰略也一直還在思考中,在2012年百度聯盟峰會上,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還對移動互聯網大潑冷水,認為移動互聯網尚未找到明確的商業模式,“現在的熱鬧就像‘開著豪車酒駕’,很刺激,但也很危險”。百度副總裁向海龍也曾向媒體坦言,流量從PC到無線互聯網,對于百度的搜索模式也存在很大挑戰:“最主要的原因是移動搜索的變現能力比較差,大概只有PC上的十分之一。”
在移動搜索爆發之前,未知因素還有很多,百度目前在這一領域的市場份額并不確定。不過這一數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移動搜索機會巨大,而百度是否仍能成就PC時代的輝煌?
流量困境
百度在PC互聯網上之所以能夠成功,一是利用搜索的入口地位,聚集了大量的用戶,形成了大流量,從而具備了潛在的商業價值;二是通過廣告將這些流量變現,百度以收入分成吸引大量網站加盟,形成了生態體系。
而在移動互聯網上,百度首先遭遇了流量的困境。大多數移動互聯網用戶使用智能手機、Pad等移動設備的首要需求是各種APP或者影視視頻,這些都可以通過客戶端來實現,不再采用網頁的形式。搜索可以抓取的內容受到限制。
包括百度也推出了掌上百度,百度快搜,手機地圖等客戶端產品來爭奪市場。易查聯合創始人、CTO于東認為,對于傳統的搜索巨頭來說,除了開發自己的搜索客戶端,就沒有什么好的辦法了。
李彥宏也坦承,現在移動平臺的內容、應用和信息還不夠多,用戶并沒有依賴于移動搜索。他告誡廣告主,其網站也需要適合移動端訪問,如果這些網站沒有適合移動端的網站、內容和應用,那么移動搜索廣告的投資回報率也不會高。這些廣告客戶必須做好自己的工作,例如建立更適合移動端的網站和更好地評估移動廣告效果。而百度則要幫助廣告客戶建立這種適于移動端的環境。
百度雖然意識到網站模式的不足,不過還是意圖復制PC互聯網的模式。“隨著互聯網規模擴大,內容和網站更加地多元化,用戶在長尾網站上投入的時間也越來越多。隨著適于移動端的內容和網站增加,移動互聯網用戶也會在瀏覽器上花更多時間。”李彥宏如此說。
面對APP的挑戰,百度無線負責人岳國峰認為:“假設未來APP是一個潮流,它會打破原有互聯網的精神,因為APP都是獨立封閉的。”百度的判斷是:Web APP會是潮流和趨勢,尤其是HTML5出來之后,網頁的技術有很大進步,效果也非常不錯。岳國峰認為,Web APP和Native APP(本地APP)的發展會是螺旋式交互上升的。
Web APP確實是未來的發展潮流,然而這一潮流尚未成勢,目前真正在做WED APP的大多是一些互聯網公司,特別是瀏覽器公司,而本地化APP獲得了更加廣泛的支持。對于終端廠商來說,不僅蘋果,包括三星、聯想等國內外手機廠商紛紛推出自己的應用商店,或者跟第三方軟件商店合作,內置應用商店,很少有專門提供WEB APP服務的。從用戶角度來說,目前獲得APP的主要方式仍然是通過官方軟件商店或者第三方軟件商店,直接通過瀏覽器使用應用的,還是少數。而這一局面,預計在未來兩三年并不會有明顯的改變。
變現能力缺乏
流量短板之外,百度在移動搜索上還面臨變現短板。這其實也是行業整體之困。
在移動端,百度的變現方式還是采用了PC端的模式:通過內容和應用聚集流量,然后依靠廣告投放獲得收入。由于移動互聯網發展并不成熟,而且包括APP在內的大量內容和應用資源無法捕捉,百度對于廣告主來說,其廣告投放的價值也相對不足。
李彥宏也坦承,在目前這個現階段,移動搜索的盈利能力不如臺式電腦搜索,前者每次點擊帶來的收入也較低。移動互聯網仍處于發展初期,可供用戶搜索的信息、應用和內容還不是很多,因此用戶在移動領域對搜索引擎的依賴程度,還比不上臺式電腦的情況。
不僅如此,百度本身對于移動互聯網如何盈利還存在疑惑。正如李彥宏所分析的那樣,PC時代有三大最主要的商業盈利模式,分別是廣告模式、游戲模式和搜索模式,但這些模式均無法有效“復制”到移動互聯網領域。對于廣告模式來說,PC時代屏幕不斷增大,可以塞進很多廣告,但手機屏幕就這么小,放了廣告就沒有空間來放內容,因此這種終端對一般的廣告依然“水土不服”。對于游戲模式而言,目前在中國游戲的收入來源是大型的客戶端游戲,大家玩得起來才愿意付費,但用手機玩游戲只有一些碎片時間,只允許玩輕量級游戲,消費者更傾向于免費的游戲下載,根本不碰收費下載,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靠賣游戲賺錢同樣面臨很大的挑戰。
百度在移動搜索上并沒有多少盈利模式的創新。在手機上用百度搜索內容,展示的網頁上還是有固定的廣告位,百度同樣在賣關鍵字。
李彥宏認為移動互聯網仍處于發展初期,百度不急于激進地變現移動流量,只是在探索各種移動搜索廣告機制,包括點擊撥號廣告。在移動互聯網上,百度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不少百度的合作伙伴也對百度在移動端的變現能力提出要求,鳳凰衛視COO李亞就公開表示,其APP總體下載量已超過了1400萬,如何將這些流量有效變現,他們期待百度聯盟能夠給無線互聯網領域的流量帶來一些可能變現的模式。
泛搜索式微
百度框是一種綜合搜索,其搜索的頻道包括了網頁、新聞、圖片、MP3、地圖等各個領域。用戶在框里輸入關鍵詞,得到的結果也非常寬泛,用戶還需要在搜索結果中進行二次搜索,這提高了用戶進行搜索的成本,降低了體驗。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搜索的形式正在發生變化。很多垂直類網站,例如大眾點評網,用戶下載客戶端之后即可獲得搜索服務,而且這種搜索是基于地理位置的。假如用戶正在外地出差或者旅游,打開大眾點評網的客戶端,即可看到周圍一定距離內都有哪些商家,這些商家都有哪些特色菜,用戶評級情況如何等等。這種精致化的服務百度目前還無法提供。
從廣告價值上看,無疑大眾點評網的模式對商家更有吸引力。首先大眾點評網聚焦在垂直領域,具有明確的商業定位,非常適合餐飲類的商家進行廣告投放。而且大眾點評網為用戶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廣告的形式也更加多樣化,給了商家更多選擇。最重要的是,大眾點評網的投放非常精準,所面向的用戶都是近距離的用戶,廣告的投資回報率相對更高。
百度的轉變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入口不再僅僅是某項業務,而是一個平臺,能夠容納各種內容和應用的平臺。所以百度對于移動搜索的策略有了新的轉變,即把云端能力開放出來,吸納更多內容和應用,從而抓住用戶。
李彥宏在2012百度世界大會上看到了百度在移動搜索上的發展,“我們注意到,百度的搜索當中有很多的變化,其中一個變化就是搜索應用的用戶變多了。多到什么程度?在過去一年,搜索移動應用的搜索量一年上漲了10倍。”不過他也同時發現用戶“有80%的手機上網時間都花在移動應用上。”因此百度決定開放百度個人云存儲(PCS)、LBS云、百度移動云測試中心(MTC)、百度應用引擎(BAE),以及首次公開亮相的多屏幕Screen X技術、百度移動云應用生成服務(Site App)和百度移動瀏覽內核七種云能力,吸引更多第三方開發者,搭建移動互聯網的大平臺。
搜索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面臨新的挑戰,不過百度仍有巨大的優勢:云能力。搜索引擎技術要求有強大計算能力的后臺,李彥宏說,百度“做了十二年的云端的東西”,“有幾十萬臺的服務器,可以承擔非常大量的計算任務”,百度將云能力開放出來,思路已經發生了轉變。百度不再生硬地強調以搜索為核心,而是結合自身的優勢搭建開放云平臺,從而適應而不是改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
實際上,以前百度以搜索業務為核心,通過組建百度聯盟,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生態體系。百度本身就是平臺。不過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后,百度亟需延伸這一平臺的覆蓋范圍。除了強大的云端能力,百度“有很多的用戶,也有通道,可以幫助開發者獲取用戶”,這些對于第三方開發者來說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在移動領域,百度也將探索新的盈利模式。這種模式不再僅僅是賣關鍵詞這樣簡單。百度技術副總裁王勁說,百度云重點放在“鋪設基礎設施、搭建新型應用平臺以及探索商業模式。”“現有的商業模式失靈,而新的商業模式尚未證明。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將制約整個產業發展,百度云將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據了解,百度云目前主要在研究用戶付費模式、廣告變現模式等方面在進行探索。王勁透露,未來百度云將構建一鍵支付體系。
跳出搜索看搜索,百度的思路有了新的突破。只有以顛覆式的創新來適應移動互聯網的革命性變革,百度才有希望。而百度已經在前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