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城高中的前身是1942年成立的襄城縣立中學,當時學校面積僅有30畝。經歷一系列的歷史沉浮后,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襄城高中逐步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進入新千年以來,學校迎來了更好的發展機遇,教育教學工作連年取得突破性提高。2000年高考,該校上省定大專線人數首次突破600名大關,上本科線人數達443人,高考成績穩居許昌市各重點高中之首。2001年和2002年高考,大專上線人數都在千人以上,本科上線人數700余人。今年高考,文化課一本上線508人,二本上線1395人,三本上線2414人,本科上線率達79.93%;許昌市理科前10名該校占4人,繼續蟬聯許昌地區高考“十六連冠”,成為莘莘學子心儀的名校。
“襄高精神”成為學校強勁發展的動力
“團結拼搏、務實求新、負重奮進、爭創一流”,這是一種信仰,這是一種追求,這是襄城高中永遠的精神。
業務能力強、不怕苦、不怕累、勤奮工作的教師隊伍,是襄城高中“十六連冠”的基石。如今,襄城高中的教師隊伍平均年齡只有35歲,一個朝氣蓬勃、富于開拓精神的青年教師團體日益形成。對于未來的發展,他們有著更多的銳氣和自信,也有著更大的“野心”。
“教師只有用一片赤誠之心去培育人,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響人,用崇高的師德去塑造人,才能成為一個思想和靈魂的導師,學生終生學習的楷模。”襄城高中校長張大顯說。該校一直高度重視師德培養,以評選師德標兵等方式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加強師德修養。
與此同時,該校還強力推行“學導練”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改變以教師講為主、學生被動應付的痼疾,把時間還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場所,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及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為“十六連冠”成績的取得注入了強勁動力。
用智慧雕琢學子未來
“用智慧雕琢未來”,這是一個目標,這是一個方向,這是襄城高中不變的校訓。
學生是學校的希望,學校發展的終極目標就是學生的發展。“學校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老師也很負責,再不學好對不起他們,也對不起自己。”該校高三(20)班的學生任曉帥說。這是如今襄城高中6500余名在校生共同的心聲。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追求教學質量提升的同時,該校充分發揮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的作用,實行學生自我管理及自我評價機制,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到學校的管理工作中來,全面提升自身素質。“學校給了我們更多的發展空間,這也讓我們得到了多元化的成長。”該校三年級學生楊祺康說,他對學校的發展充滿信心。
用底蘊演繹中華名校
“以人為本、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科研興校、質量立校、持續發展”,這是一種堅持,這是一種執著,這是襄城高中明確的辦學理念。
“憶往昔,中原名校顯輝煌;看未來,中華名校展榮光。”這是該校今年校慶時一位老校長的感慨之詞,更是襄城高中的真實寫照。2005年,襄城高中已經被評為首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在全省范圍內打出了自己的威名;2010年,她又成為首批許昌名校,再次得到社會認可。該校先后獲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省園林單位、省衛生先進單位、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省級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被教育部定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學校”等。
70年的春華秋實,鑄就其寵辱不驚的自信與淡定;70年,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時間節點,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在張大顯校長帶領下,襄城高中正以開放博大、海納百川的胸懷,向中華名校邁進!
欄目主持:王國慶
聯系電話:13592483322
電子郵箱:juecets198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