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生和他們的同齡人——普通高中和重點高中的學生擁有差不多的智力水平和情感體驗,并且他們充滿活力、朝氣蓬勃,熱衷于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但中職學生整體英語學習成績卻遠遠低于普通中學和重點中學的學生,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職校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想上懶惰、學習不努力之外,還和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認識比較模糊有關。例如,有的學生為自己不好好學英語找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學英語是愛國,中國人為什么要學英語?還有一部分職校學生對英語抱著不喜歡也不討厭的態度,他們學英語是因為學校開設了英語課,必須通過英語考試,或者是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被社會淘汰。他們認為來職業學校讀書是為了學技術,將來可以找份工作,至少在目前他們還看不出英語和自己的生活、工作有多大的關系。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學英語能給自己帶來很多便利,比如可以去國外旅游、可以讓生活更方便、可以和外國人交流、在工作中用得到等。由此可見,學生們沒有完全喪失英語學習的興趣,只是認識比較模糊,學習英語的動力不足而已。學習興趣是可以被激發的,那么,該如何喚醒學生的英語學習意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發自內心地喜歡英語呢?
一、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重要性的認識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中國與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外交、軍事等領域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借鑒。中國已經融入了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今后,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歡迎各國的交流合作,不會再走閉關鎖國的老路。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無論是和外國人談生意,還是去國外留學、旅游,都離不開外語,而英語又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一種語言。在中國已經掀起了一股學習英語的熱潮,例如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為迎接世界各國來賓,全國各地特別是北京的老百姓們都在學英語,他們當中有出租車司機、餐館老板、學生、白領,還有退休的大伯、大媽。我們都想用英語為遠道而來的朋友們提供方便,讓他們感到賓至如歸,在購物、就餐、住宿、交通等方面因為語言的暢通而感到更加舒適。今年的倫敦奧運會也吸引了許多中國人去倫敦觀賽,如果懂英語,就會大大提升現場觀看奧運會的效果,提高旅游觀光的質量。
英語在生活中很重要,在學業上的重要性就更不言而喻了。職業學校的學生不光要學好專業課,還要學好包括英語在內的基礎課。基礎課學得不好,會影響到專業課的學習,因為沒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技能是很難得到提高的,單靠專業知識不可能在專業上有所建樹。教師要讓學生們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學習。
二、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思想認識上改變學生對英語的原有想法可以說成功了一半,而成功的另外一半則要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各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首先是在課堂中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并通過這些課堂帶來的快樂實現學生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1.趣味導入
導入是一堂課的開端,如果能在上課伊始就能立即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那么無論對老師還是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好的開端。
教師可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并伴有聲音的優勢,在上課伊始播放截取的一小段電影或相關視頻。如在講授“What’s your hobby?”時,可以截取電影《E.T.》中的片段:外星人ET剛到地球上一戶居民家中時,對什么都好奇,打開冰箱喝啤酒,用遙控器打開電視機看電視,飛速翻書等。教師再配上句型:ET likes drinking beer. ET enjoys watching TV. ET is crazy about reading books. 學生們本來就對電影很感興趣,一看到這樣的片段興奮起來了,而電影片段和課文內容非常契合,仿佛是為課文量身定做的。這樣,把課本上的句子搬到了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去,使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們學習起新句型來不僅一點都不費勁,而且還會在生活中活學活用,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2.以游戲的方式激起學生的興趣
當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課堂的前10分鐘被激發出來后,又該怎樣使學生們始終保持一種樂學、好學的態度呢?這是擺在教師面前的又一個難題。通過游戲激發學生在課堂新授環節的興趣,或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游戲是激發興趣的好方法。游戲是學生最喜歡、最樂于接受的教學方式。柏拉圖說:“生活必須作為游戲來過。”荷蘭學者胡伊青加宣稱:“人是游戲者。”他們都認為游戲是人的存在方式。可見,游戲不僅適用于兒童,也適用于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適當使用英語游戲,能使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豐富有趣,使課堂的組織形式多樣化。
游戲可以有多種形式、多種內容,但每一個游戲都必須能有效地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自覺或不自覺中掌握知識。教師在教授新課時穿插一些游戲,是一種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如教授English study habits時,可以設計一個比賽性質的游戲:把全班分成4組,站成4排,給每組的第一個同學看十個有關學習習慣的短語,然后第一個同學口頭傳遞給第二個同學,依次傳遞,直到最后一個同學。哪組最后一個同學說出的短語最多,哪組就是冠軍。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養成了這些學習習慣,不僅學習了短語,而且還了解了學習方法,有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這比記住短語本身更有意義。
在復習課上,教師可以采用擊鼓傳花這個傳統的游戲幫助學生們記憶單詞。拿一個小玩偶進行傳遞,可以用一首歌曲代替鼓點。音樂停止,玩偶在誰手上,誰就說出一個這個學期學的單詞;音樂開始,玩偶繼續傳遞,音樂停止,這時拿到玩偶的同學要說出以前面同學說出的單詞末尾的字母開頭的單詞。說不出來的同學要被罰唱一首歌或者讀一段課文。比賽結束,看誰說出的單詞最多,誰就是獲勝者,發給小禮物一份。原本枯燥的單詞記憶通過比賽變得有意思起來。這個游戲要求學生掌握大量詞匯,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大大激發了學生記憶單詞的積極性。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們還可以了解其他同學掌握單詞的情況,這促使學生們課后繼續努力背單詞,以爭取在下一次游戲中有更出色的表現。因此,游戲不僅在課堂上能夠維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而且在課外還能讓學生們的興趣得以延續。
英文繞口令也不失為一種充滿趣味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讓學生們練習幾個繞口令,既可以使他們大膽說英語,又能讓他們體會到英語語言的魅力。中文里有的繞口令英文里也有,這讓學生們更深切地體會到英語是一門活的語言,要好好地學習和使用。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快速說三遍下面兩個繞口令:“Fred fed Ted bread and Ted fed Fred bread”“I thought a thought but the thought I thought was not the thought I thought I thought”。
繞口令、擊鼓傳花、詞語接龍,這些傳統的游戲看似普通,但在英語課堂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收到了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維持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好效果,使學生們始終保持一種樂學、好學的態度。因此,游戲教學不失為一種維持英語學習興趣的好方法。
三、在課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體會到學英語的樂趣,感受到英語的魅力,而且還要讓學生的這一興趣在課堂外得到延伸,即在日常生活中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這樣才能讓學生學習的可持續發展成為現實,才能引導學生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
我國教育學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 美國教育家杜威則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兩位教育家提出的觀點如此相似,說明了教育和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歸宿。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妨把日常生活中的英語請進來,讓學生覺得英語就在身邊,英語無處不在。
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們能在日常生活中自如地使用英語,從而實現學以致用。有的學生很喜歡吃肯德基,尤其喜歡吃炸雞翅,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去肯德基店里找找英語。他們會發現原來KFC是Kentucky Fried Chicken的縮寫,就是炸雞店的意思;還會發現air conditioned、opening hours、no admittance、hands wanted、staff only、take away service available 這些原本毫無生趣的單詞然出現在生活里,這會讓學生突然間感到這些詞是有生命的,語言是鮮活的,大大激情他們的學習熱情。這時教師不妨趁熱打鐵,讓學生們再找找衣服上的英語、食品上的英語、商店里的英語、家用電器上的英語等。
當中職生們從不明白為什么要學英語變為喜歡學英語,或者像迷上電腦游戲一般對英語著迷時,他們就會自己回答當初提出的那些問題了,也會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英語,會英語是現代人必備的一項技能。當學生們感到學習英語是件有趣并可以獲得成就感的事情時,他們就會建立起對英語學習廣泛而濃厚的興趣,發自內心地喜歡英語。
(作者單位:王玨,浙江省建筑安裝技術學校;
許小鋒,浙江農林大學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