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佼佼者,它在不同環境和不同條件下顯示其創造力;美術教學是美術教師的基本功,它不僅體現著教師的教學水平,而且直接影響感召著學生。輕松愉快的美術課堂氛圍,能最大限度地活躍思維,拓展知識,使學生的情商、智商提高到新的高度。
如何營造輕松愉快的美術課堂氛圍,是每個美術教師都必須思考的問題。構建輕松愉快的美術課堂氛圍,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實踐探討。
一、微笑教學,快樂教學
教師的微笑勝過語言,它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內容。教師好的表情對激發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習的興趣有特殊的作用。學生們都喜歡講課面帶微笑、語言風趣的老師。他們的課使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在這樣的課堂氣氛中,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自然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馬上就輕松愉快了。筆者的經驗是:在沒有進入正課時,教師利用一些小故事或小幽默營造快樂的氣氛,使教和學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開始。比如,在進行中國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注重利用自己的美術史知識講解畫家生平及其所處時代對其畫風造成的影響。在講解山水畫時,教師先講解山水畫的起源,學生聽到“布指為山”這句話很疑惑,教師就舉起一只手說:“就是畫的山就像你們平時玩的時候描的手指一樣呀。”學生們馬上明白了,并哈哈大笑起來,課堂氣氛輕松愉快。在講解工筆畫時,教師先講一個徐悲鴻和《八十七神仙卷》的故事引出工筆人物畫,使學生從故事中得到啟發,了解中國歷史和中國繪畫的深厚淵源,對中國畫產生濃厚興趣。
二、引導學生走出教室,感受生活之美
美術來源于生活,又從生活中得到升華。教師讓學生走出美術課堂,盡量讓學生全方位地接觸并了解生活,拓展他們的視野,在接受自然美熏陶的同時,為創造藝術美打下基礎,將美術教學回歸生活,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我們的校園環境非常優美,教師在進行色彩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利用校園的風景,上風景寫生課時讓他們身背畫夾像畫家一樣到校園各個角落畫畫寫生,使學生認識到所選景點之美,幫助學生從自然美中發現藝術美的規律。在畫畫過程中學生們不僅身心愉悅,作業水平有了快步提高,而且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學校。
三、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加強互動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在課堂上要很注重和學生互動,比如:在構成基礎的“黑白構成”環節,教師講解每一個黑白構成形式時都要舉一個生活中相對應的例子,如講“重復構成”時筆者拿衣服上的扣子當例子,使學生直觀了解簡單重復的概念和存在形式,并且給一定時間讓他們分組進行討論。進行提問時,他們竟然舉了很多老師都沒有想到的非常貼切的例子,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并且互相指正,使教學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畫上句號。
課堂上應該創造一種使大家愉快、有強烈求知欲、積極地探求知識的心理氣氛。教師要關注全體學生的學習過程,適時地點撥,熱情地鼓勵,讓每個學生樂于嘗試,積累成功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輕松愉悅氛圍中掌握知識。
教師在教學中注重鼓勵學生大膽求新求異,大膽創新,讓他們別出心裁,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如講解平面構成中的特異構成形式時,教師首先提問:“大家有沒有看見過夜空中又大又圓的月亮?”一席話勾起了學生對月亮的記憶,大家七嘴八舌討論起來,一下子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接著,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我們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夜空中的月亮而不是星星上?引出了“特異構成”的概念。教師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的題目,結果作業效果非常理想。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而教師的智慧是無窮盡的,教師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時刻都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遨游于知識的海洋。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果的技能、技巧還有很多,教師應當不斷學習,相互切磋,綜合方方面面的因素,積極主動地創設出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唐山市豐潤區綜合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