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的主要特點就是堅持突出實訓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職業能力,這一特色也是技工學校在當前市場經濟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因此實訓教學環節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技工學校的成敗,那么如何提高技工學校實訓教學質量呢?筆者認為可以引用PDCA循環(策劃、實施、檢查、處置)質量管理模式,實施實訓教學過程全面質量管理,提高技工學校的教育質量。
PDCA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所以又稱戴明環。“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如右圖1所示)。按照PDCA循環理論,人們可以把任何一個過程的運行,從策劃、建立、運作直至結果的檢查和持續改進分成四個循環階段:
一是(Plan)計劃。“確定方針和目標,確定活動計劃”。這一階段類似與實訓教學過程中的“備課”階段。
二是D(Do)執行。“實地去做,實現計劃中的內容”。這一階段類似與實訓教學過程中的“上課”階段。
三是C(Check)檢查。“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注意效果,找出問題”。這一階段類似于實訓教學過程中的“評價”階段。
四是A(Action處置/Act糾正、處理)。“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并適當推廣、標準化;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以免重現,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這一階段類似于實訓教學過程中的“總結提高”階段。
由此可見,實訓教學過程是完全能夠應用“PDCA循環”理論來實現質量管理的。下面筆者結合“水利工程測量”綜合實訓教學過程談談實習過程中運用PDCA循環理論的教學質量改進措施。
一、計劃(P)階段:備課時制定詳盡的實訓教學計劃和實訓教學方案
按照PDCA循環理論“四階段、八步驟”的提法,這一階段分為四個步驟:
1.分析實訓教學工作的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
對于“水利工程測量”綜合實訓教學過程,這個步驟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分析目前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需要、知識儲備等,同時還要分析課程的特點和其他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盡量做到知己知彼、因材施教。例如,通過現狀分析后,發現學生對“水利工程測量”的實訓有畏難情緒,總的來說學生覺得“難學”“不愿學”;而另一方面,課程實訓的特點是既要學生掌握各種測量儀器的操作使用技能,又要培養學生在實踐中養成注重“測量精度”的職業素質,總的來說,“教學目標高”,
“難教”。
2.通過現狀分析,找出產生存在問題的影響因素
這個步驟的目的是要進一步找出產生質量問題的因素,建立解決問題的支點。教師在對學生和教學內容現狀有了充足的了解后,才可以制定計劃來展開自己的教學。例如,對于“畏難”“難學”的問題,進一步分析后發現大部分技校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許多學生連三角函數也不會運用,甚至連簡單的加減乘除也會算錯,這給計算量較大的“水利工程測量”的學習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且技校學生學習大多缺乏主動性、怕吃苦、沒有學習壓力;對于“難教”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課程內容計算量大而學生又不會計算,實踐熟練程度、精度要求高而學生紀律松懈等因素。
3.找出各種原因中的關鍵因素
通過前面的分析,這一步主要將所有因素進行全部歸類,用“魚刺圖”(或者表格)的形式,列出關鍵因素。比如對于前面的“難學”“難教”問題、分析出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基礎知識比較薄弱,數學幾何計算能力差。
4.針對主要影響因素,制訂實訓計劃及組織措施
針對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制訂解決措施,同時按照水利工程管理專業的要求、“水利工程測量”實訓的課程性質、教學大綱和實訓計劃的要求,設計和制訂一個合理的“計劃”,它包括教學(情感、知識、技能)目標、管理組織措施(環節)以及具體的教學方法。例如,對于學生數學幾何知識十分薄弱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補課計劃,對“學習自覺性差”的學生采取對應的組織措施。
二、執行(D)階段:按照擬定好的實訓方案和實訓教學設計組織教學
這一步驟是前面制定的“計劃”的具體實施階段,要按設計好的“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組織。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指導教師要注意發現問題,對可能出現的不良因素(計劃中)按照計劃中的“組織預防措施”進行預防和控制。例如,采取“每天早晚兩次例會點評”的制度,早晨集合學生布置這天的實訓任務,講解注意事項,做好動員工作,讓學生知道今天應該“做什么”、“怎樣做”;結束時集合學生進行點評。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學習缺乏主動性”“紀律松懈”情況的出現。
三、檢查(C)階段:對照計劃要求,檢查、驗證執行的效果
在PDCA循環管理模式中,檢查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實訓教學體系實施過程中,針對實訓教學的特點,可著重進行以下方面的檢查。
1.實訓教學設計完成的檢查
每一個實訓項目完成以后,自我檢查實訓教學設計的完成情況,了解和檢查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
2.實訓教學計劃執行的檢查
對照“計劃”檢查執行情況和效果,及時總結執行過程中獲得的經驗發現存在的問題。
3.實訓教學質量檢查
通過定期考查、考核學生的實踐操作情況,檢查實訓目標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處理(A)階段:實訓教學過程中總結、提高
這個階段的任務是對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認可或否定,這又包含以下兩個步驟:
1.總結經驗
把“認可”的“計劃、教法、組織措施”總結提升為“標準”,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以此為“規范標準”執行下去。如“每天早晚兩次例會點評”的制度就是在長期的實踐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寶貴經驗,在筆者學校已經成為一個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處置遺留問題
對本次循環中“否定的”,要著重分析原因,制定新的解決措施,以便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去解決,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PDCA循環管理系統。例如,對在這次實訓教學過程中凸顯出來的問題,但又不可能馬上有效解決的,就應該進入到下一階段實訓教學中,采用新的措施來糾偏,如此反復,問題將會越來越少,實訓教學質量將會顯著
提高。
綜上所述,實訓教學質量是保證技工學校教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PDCA循環理論在實訓教學過程中,加強了教師對教實訓課堂教學管理的控制,有助于各項實訓目標的實現,循序漸進地、持續地提高了實訓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陜西省水利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