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所在學院十分重視實踐教學在高職人才培養中的突出作用,認真對照評估指標體系開展工作,在教學計劃中均安排了一定比重的實訓課程,專業課程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實踐教學內容。
一、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主要措施
1.不斷更新理念
筆者所在學院領導高度重視、精心策劃,組織廣大教師有針對性地研讀相關高職教育文件和理論,聽取專家報告,提高對高職教育的認識,增強實踐教學觀念,強化實踐教學管理。
2.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內容
(1)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對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做了明確、詳細的規定,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實踐教學的制度保證體系。
(2)適應職業崗位需求,精心設計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把實踐教學納入課程體系的各個模塊,增設職業能力課、綜合實踐課等實踐教學項目,實踐教學課時數占總課時數的50%以上。針對各專業核心課程,均編寫實訓大綱、實訓指導書,積極邀請行業、企業專家參與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共同審核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參與實踐教學方案的設計。
(3)探索運用新模式、新方法,推進實踐教學改革。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引導,以具體工作任務為載體,按照完整的工作過程,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集成化,使課堂學習融“教、學、做”為一體,把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過程置于工作過程、工作崗位的環境中,使技能實訓在模擬仿真、實踐操作訓練、校內生產性實習和校外頂崗實習等環節中順利完成,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4)進一步規范頂崗實習工作。制訂《學生提前實習管理辦法》《學生頂崗實習方案》;整合原有表格,制作《學生頂崗實習手冊》和《教師頂崗實習指導工作記錄本》;改革學生頂崗實習考核辦法,學生頂崗實習成績由學生頂崗實習單位鑒定、學生頂崗實習記錄和學生實習報告三部分組成;積極推進成建制頂崗實習工作,目前已有投資與理財、應用電子、服裝設計、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等專業的學生成建制赴企業頂崗實習,學校與企業共同制訂了學生頂崗實習計劃。
(5)加大校內實驗實訓室建設投入,改善校內實踐教學條件。筆者所在學院已初步建成符合專業技能訓練、職業技能證書考核、綜合實訓、課程實訓需要的15個校內實踐基地,改善了校內實踐教學條件。
(6)積極探索“依托行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動共贏”的專業建設長效機制。學院各專業結合實際,在校企合作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同時,聘請了企業的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共225人,擔任實習指導老師;邀請企業的技術專家管理人員擔任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共同參與專業建設,共同確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課程和教材。
(7)創新考核方式。鼓勵教師改變一卷定分數的考核方法,強調形成性(過程)考核,考核的重點由知識向能力轉變。
(8)加強對實踐教學環節的監控,確保實踐教學質量。確定了實踐教學檢查工作制度,強化“計劃管理、檢查監督、總結評價”三個環節。
二、加強校內外實踐教學管理
1.校內實踐教學管理
(1)實行三級負責制。教務處、評估督導辦協助主管院長對全院的實踐教學進行宏觀管理和教學督導,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措施,開展教學質量監控;各系負責實踐教學的具體實施與管理。
(2)校內實踐基地管理采用分塊管理模式,實訓(驗)室按系部設置,各系負責本系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和管理,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并接受教務處的監督和指導。
(3)制訂了《校內實驗實訓室管理辦法》,各專業實驗實訓室在此基礎上,完善了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并按要求完成了規章制度的上墻工作。同時,印制了《實訓室使用記錄》《實訓室衛生檢查記錄》等11個規范實驗實訓室日常管理的表格文件。
(4)制定《實踐教學質量標準》,明確教學各主要環節的要求。建立科學嚴格的教學評估督導體系,保證實踐教學質量可控。
2.校外實踐教學管理
(1)在學院統一領導和指導下,由各系與企業相關部門共管,學院教務處統一協調。
(2)明確校外實踐教學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納入學院整體實踐教學計劃之中;制定教學大綱,并不斷完善。
(3)加強對校外實踐教學的過程管理與質量監控。各專業派出實習指導老師,采取多種方式指導學生實習,全面了解實習情況;建立院領導、教務處、各系頂崗實習領導小組定期走訪實習學生和企業的制度,不斷總結經驗,確保教學質量。
3.規范實踐教學檔案管理
實踐教學檔案包括實踐教學文件檔案、實習教學檔案、實驗實訓教學檔案、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檔案、實驗實訓室管理工作檔案及校企合作工作檔案。筆者所在學院非常注重做好與實驗實訓活動有關的原始記錄、數據和文件資料的收集、整理與歸檔工作。
(作者單位: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