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干支紀年為“壬辰”年,辰肖龍。我以“虎嘯一聲千山動,龍騰三界萬浪高”“赤兔追風吉祥到,青龍偃月富貴來”“玉兔送冬辭舊歲,金龍迎春賀新年”的吉祥話,為“龍”年慶賀。有關“龍”的種種傳說趣談很是精彩。
“龍套”有兩種說法:一是自謙之詞,說自己是地位低、能力小,例如:“我只是個跑龍套、打雜的”;二是京劇里扮演大官或富人的侍衛及武戲中扮兵卒的人。大家不要小看龍套,沒有龍套大角就威風不起來,例如:胡族的主帥喊“巴圖魯”,龍套即大喊“有”。如果無龍套應聲,主帥就黯然無光了。龍套好比機器上的螺絲釘,如果沒有它,機器就不能運轉。
登龍門中“龍門”一詞有很多解釋,此處只引《三秦記》中的說法:“江海魚集龍門下,登者化龍,不登者點額暴腮。”這是說:江海的魚群集在龍門之下,能登(是升、進、上的意思)者變成龍,不登者點額暴腮(是指應試不及格的意思)。白居易詩中有“五度龍門點額回”的句子。那些登上龍門的魚就變成龍,龍是何等威風呀!曹操說:“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見《三國演義·曹操煮酒論英雄》)這個過了龍門的魚是怎樣的呢?李白在《與韓荊州書》中說:“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后世即以龍門比喻為高名碩望者,凡得其接引而增長身價者,謂之“登龍門”。大家要牢記這個“登”字,是升、是上、是進,這是說一個人要想成功立業,就必須求上進,努力用功,勤奮不懈。大石當前,懦者視為前進的阻礙,勇者視為進步的階梯,超越大石,即更上一層樓了。有志者,勉乎哉!
“龍驤虎步”是形容雄壯威武的樣子,例如這個人容貌端莊鎮靜,行動間有龍驤虎步的氣概。作為龍的傳人就是要雄赴赴、氣昂昂、大踏步地前進,以此代表這個國家是有前途、有希望的,將來是不可限量的。
“龍潭虎穴”是說龍虎居住的地方,比喻危險的地方。做龍的傳人就是要不怕危險,假如畏首畏尾,那就不配做龍的傳人了。反過來說,不冒險就不能達到目的。《后漢書·班超傳》有“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大家都知道“投筆從戎”的故事,班超先是做一名小吏,他的志向是“大丈夫,當立功天地,哪能消磨在筆墨之間”。于是他投筆從戎,在漢明帝時,出使西域,降服西域五十余國,都納貢內屬,他居西域三十一年,被封為“定遠侯”。這就是他因不怕危險,入虎穴得虎子,才能垂范后世的證明。
我們以龍為圖騰,所以是龍的傳人,希望我們都能發揮龍的精神,抬頭挺胸大步向前,創造更美好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