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練導引】
你知道每年學習雷鋒的日子嗎?你了解雷鋒嗎?雖然他的名字逐漸被淡忘,但他平凡而偉大的事跡卻永遠閃爍著奇異的光芒,特別是他誠實守信、持之以恒、助人為樂的高貴品質,在如今的現實生活中更加顯得難能可貴,成為了中華民族精神中的亮麗奇葩。作為當代的中學生,同學們應該真正去了解雷鋒、認識雷鋒,努力做新一代的“活雷鋒”?,F在,讓我們趕快去認識他吧!
【閱讀選文一】
雷鋒何以成“神仙”?
□欣 巖
“3月5日是什么日子?”“植樹節?”“消費者權益日?”5日,記者在廣州大學城隨機采訪了50名大學生,結果發現只有兩人答得出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25名女生中有16人表示對這個活動不感興趣,華師大一位女生表示:這是小學生才做的事情。
雷鋒何以被淡忘?回答這個問題,要看今天的人們對雷鋒的認識。有人說:“雷鋒是個愛做好事、助人為樂的好神
仙?!边@一說法,雖明顯受了“孫悟空是個好員工”“豬八戒是個好男人”之類暢銷書的影響,但是,“神仙”之說,卻耐人尋味。
神仙的寓意是不食人間煙火。雷鋒如果成了“神仙”,他可否食人間煙火?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當代語境里的雷鋒,會不會被人看做是作秀或有私心?如果不是“神仙”,那么,學雷鋒會不會被當做傻帽兒遭人譏笑?這確實是個需要進行哲學思考的命題。神仙是超然的,不適合在凡間居住;雷鋒是另類的、個別的,不然他也不會成為被號召學習的楷模。雷鋒另類到超然的地步,變成人造的神仙,則是雷鋒教育失敗的例證,而不是相反。
我很欣賞一種頗具哲理的分析:學習雷鋒,就是忘記雷鋒。雷鋒被當做榜樣,當做一個時代的符號,反映出來的問題是,像雷鋒這樣樂于奉獻、樂于助人的人太少了。所以,我們才有學雷鋒的必要。然而,學雷鋒不是上街擺攤免費服務,而是要繼承雷鋒的精神,把這種精神溶化到我們的血液里,成為一種真正的傳統,一種風尚和習俗。從這個更高的意義上說,雷鋒被人忘記的時候,也許就是雷鋒復活之日,因為雷鋒已經變成了你我他。這種境界,在我們這里,迄今還沒出現,這是時代的悲哀。前年夏天,一位多倫多大學的學者到筆者供職的學校講學,晚間喝酒聊天,他講起他家所在的社區,那里的居民不管認識與否,一旦你有了困難,人們會自覺出來幫你;車子在高速公路上拋錨,不認識的司機會主動下來幫你修車。如果說這是一種無雷鋒的神仙境界的話,相比之下,我們這里雖然道德改良的名詞造了許多,可惜,這些教化卻沒有融入到我們的骨髓里,而是漂浮在半空,供人景仰,供人學習。這樣的“神仙”是一種符號,而不是 。如此差距,值得我們一起反思。
我的觀點是,雷鋒作為特定時期的符號,未嘗不可。但是,對這種符號本身的時代局限性(將一種精神固定在某個人名下),我們必須有所認識。時至今日,雷鋒精神何去何從?不是在3月5日這天許多單位一窩蜂似的上街義務當臨時雷鋒,晚上收攤由單位犒勞臨時雷鋒們,補貼臨時雷鋒們,而是要忘記雷鋒,讓每個人在他人需要幫助時施以人道主義精神,自覺地伸出援助之手。
(選自《雜文選刊·上旬刊》2008年第5期,有刪改)
鑒賞品讀
作者針對社會上存在的這種不和諧的現象,針鋒相對,一針見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學習雷鋒,不應該只是一種崇拜,不應該只是一種形式,要深入到骨髓和血液中,“讓每個人在他人需要幫助時施以人道主義精神,自覺地伸出援助之手”,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與美滿。
閱讀思考
1.雷鋒若成為一種神仙,有何不良后果?
2.根據上下文的語境,在文中的橫線上填寫合適的語句。
3.作者認為應該如何去真正學雷鋒?
【閱讀選文二】
雷鋒的意義
□吳若增
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半個多世紀中,我們樹立過無數英雄、模范、先進人物、優秀分子等形象作為人們學習的榜樣。其中最持久最深入人心的,是雷鋒。
說起雷鋒,人們可謂眾口一詞:“啊,雷鋒可是好人哪,他就是愛做好事,愛幫助人,不講條件,不要回報……”
是的,這就是雷鋒。這就是他的形象在人們心目中經久不衰的原因。簡單么?很簡單。而且就這么簡單。
是的,雷鋒沒有什么力挽狂瀾的偉業,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壯舉,甚至也不曾堵過槍眼,不曾攔過驚馬……他就是真誠、善良、愛人,并且以幫助別人為樂趣,以貢獻社會為幸福??雌饋砥狡椒卜?,但是,人們知道,這卻是誰都能夠去做然而又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就為這一點,人們對他欽佩得心服口服。
雷鋒已經成為了道德美的典范和人性美的化身。
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需要,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真誠、善良、愛人、助人的心理和愿望。
這也是我們全社會的需要,因為一個健康的社會必是一個充滿了愛心的社會。
,因為這是我們國家和我們民族興旺發達的根基。
有人在考察西方發達國家社會運轉機制的時候,常常看重他們有相當成熟的市場經濟和相對完善的法治,并把它們視為用以支撐社會運轉的兩個根基。應該說這是對的,但也是不完全的,在此之外,還有一個思想的、精神的、道德的、文化的、根基性的要件同樣不可或缺,那就是——宗教,比方說基督教。
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命機體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雷鋒是偉大的戰士,也是民族精神的楷模,并成為了充滿博愛之心的人們的代表。自雷鋒被樹為榜樣以來,他的形象曾經被有意無意地歪曲,他的某些真實曾經被改換或隱去。因此,我們今天重新提起雷鋒,就應該以一個真實的雷鋒示人。比方說他喜穿皮夾克,他也要談戀愛,就不但無損于他的形象,反顯出他的可愛來。何況,我們只要記住他的那顆無比潔凈無比博大的愛心就足夠了。一個社會,永遠都不可能人盡雷鋒,但卻應該有一個這樣的楷模,這樣的方向,并用這樣的楷模和方向,來規范人們的行為,來引導人們的追求,來協調人們的關系,來凈化人們的心靈。
維護和發展我們的社會,僅有市場經濟和法治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有雷鋒。
(選自《人民日報》2004年6月19日)鑒賞品讀
本篇文章娓娓道來,逐層深入說明了學習雷鋒精神的現實意義,將雷鋒精神上升到一個民族的精髓和文化。文章指出他是“充滿博愛之心的人們的代表”,并且指出社會“應該有一個這樣的楷模,這樣的方向,并用這樣的楷模和方向,來規范人們的行為,來引導人們的追求,來協調人們的關系,來凈化人們的心靈”,使人讀來很有啟發和教育意義。
閱讀思考
1.雷鋒為什么能夠如此地深入人
心,乃至其形象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經久不衰?
2.根據上下文的語境和結構特點,在文中的橫線上填寫合適的語句。
3.針對社會上認為學習不學習雷
鋒無所謂的現象,請你對這些人說幾句鼓勵性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