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臺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魯迅《藤野先生》)
【角度點撥】這段文字采用白描寫法,寥寥數語,就活畫出一位生活儉樸、治學嚴謹的學者形象。同時,他的臉“黑瘦”“戴著眼鏡”,表明他經常潛心研究學問。還有,他在介紹自己的時候,說的是“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而不是“我就是藤野嚴九郎”。雖然只有三個字的區別,但前者的語氣更加誠懇和平易近
人,而他話語后面的省略號則表明先生的話被留級生的笑聲所打斷,這是以作風庸俗的留級生來反襯藤野先生的嚴肅與誠懇。
二
她(瑪蒂爾德)已經陶醉在歡樂之中,什么也不想,只是興奮地、發狂地跳舞。她的美麗戰勝了一切,她的成功充滿了光輝,所有這些人都對自己殷勤獻
媚、阿諛贊揚、垂涎欲滴,婦人心中認為最甜美的勝利已完全握在手中,她便在這一片幸福的云中舞著。(莫泊桑《項鏈》)
【角度點撥】故事中的瑪蒂爾德是一個虛榮又堅
強的人。瑪蒂爾德因為愛慕虛榮去借項鏈參加舞會,自以為“美麗再加上貴重項鏈的映襯”受到賓客的追捧,而陷于自我陶醉之中。文中詞語“陶醉”寫出了瑪蒂爾德夢想得到實現、虛榮心得到滿足時的狂熱與興奮。作者是用人物動作描寫,特別是心理描寫來表現人物內心的。
三
“我在什么地方看見過他!”母親想了一想,她想用這個念頭來抑制胸中的隱隱的不快的感覺,而不想用別的言語來說出這種慢慢地而又有力地使她的心冷得緊縮起來的感覺。但是這種感覺增長起來,升到喉嚨口,嘴里充滿了干燥的苦味。母親忍不住想要回頭再看一次。她這樣做了,那人站在原地方,小心地兩腳交替地踏著,好像他想做一件事而又沒有決心去做。他的右手塞在大衣的紐扣之間,左手放在口袋里,因
此,他的右肩好像比左肩高些。(高爾基《母親》)
【角度點撥】文章中的母親是一位剛參加無產階
級革命的革命者形象。革命經驗尚不足,心理還不夠成熟。面對敵人,母親還有些緊張,甚至有些膽怯。片段中既有母親的心理描寫,又有對母親的一些動作甚至是感覺方面的描寫,突出了母親面對敵人,還有些緊張甚至是恐慌的真實感受。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像母親一樣的革命者才逐步走向成熟與堅強。
四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臉龐,植被多于空地,濃密的胡髭使人難以看清他的內心世界。長髯覆蓋了兩頰,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皺似樹皮的黝黑臉膛,一根根迎風飄動,頗有長者風度。寬約一指的眉毛像糾纏不清的樹根,朝上倒豎。一綹綹灰白的鬈發像泡沫一樣堆在額頭上。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你都能見到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須發。像米開朗琪羅畫的摩西一樣,托爾斯泰給人留下的難忘形象,來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猶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茨威格《列夫·托爾斯泰》)
【角度點撥】這段文字中,作者沒有進行背景方面的渲染,而是直接進行肖像描寫,突出了列夫·托爾斯泰面部的總特征。用夸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大肆展開描寫。如“皺似樹皮的黝黑臉膛”“寬約一指的眉毛像糾纏不清的樹根”“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須發”,這些句子
中不僅有比喻,而且比喻中有夸張,這樣寫不但能使畫面生動,而且能使人產生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