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Xplore國際自動化大獎賽工業組第四名、全國技工院校優秀技術開發成果一等獎、浙江省首屆中職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2011年,溫州機電技師學院捷報再傳,該院自主研發的智能疊衣機項目又入圍2012’Xplore國際自動化大獎賽中國賽區百強。
自動雕刻機、智能型電動接地開關、節能電腦插板、剃須刀片自動沖裁器、紐扣自動包裝機……這些師生結合企業實際需要研發的成果大部分都已投產,且獲得了良好的市場效益,部分成果還獲得了國家專利。“其實沒什么特殊的奧秘,關鍵在于自身定位,技工院校應該辦出自己的特色。”章振周院長一語中的。
培養企業需要的一線技能人才
“我們能做的事情,學校都幫我們做了;我們做不到的事情,學校卻沒能幫我們做到。”章院長無奈地引述了一位企業家曾經的抱怨。本該與企業銜接最為緊密的技工教育為什么會出現人才斷層?
“如果說個人定位是決定自身發展的決定因素,那么,學校定位就是決定技工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章院長從學校定位入手,條分縷析,重新審視溫州機電技師學院的發展方向。強調職業教育是“學生就業教育”、“學生終身發展教育”,學校在辦學過程中要主動服務企業,培養企業留得住、用得上的一線中、高級技能人才是學校發展的“王道”。
三層培養戰略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走進溫州機電技師學院的教學樓,細心的人會發現這里的每個班級人數并不是固定的,少則十幾人,多則三十來人,最多的五十余人,似乎隨意得很。看出記者眼中的疑惑,章院長笑著說:“你們看到的就是我們的原生態教學,是我們實施了學生分流的結果”。
該院六年制技師班的學生入學后,會首先接受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基礎專業技能訓練,并重點加強素養教育。第四個學期之后進行第一次分流,結合學生意愿和學校考評,一部分學生升入高級工班,另一部分則下廠實習準備就業(中級工)。而對于進入高級工班的學生,日常學習將深化理論和工種工藝操作,學習的強度和深度較之前兩年將會有一個明顯的遞進。同時,學校還開設營銷、倉儲等個性課程供學生選修,通過第二專業的學習來拓寬學生未來的就業道路。第四年之后再次進行高級工和技師的分流,一部分升入技師班,另一部分則直接下廠實習準備就業。升入技師班的學生將采用導師制的項目教學法,由導師給出研究課題,學生通過自己查找資料、自己動手實驗等方式來解決難題,實現能力的提升與飛躍。
“這雖然是一個不斷選擇與分流的過程,但其實也是不斷明確自身定位的過程,學生在不斷深入的學習過程中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點和興趣所在,并及時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使人盡其能。”堅信分層次教學是最適宜于溫州機電技師學院的教學方式,章院長一直致力于幫助每一位學生找到自己的潛力發展區。
創新創業工作紅火開展
2011年暑假,溫州機電技師學院的教師利用下廠實踐的機會,與浙江順豪電器有限公司共同研發了智能型電動接地開關,克服了手動開關的弱點。“教師通過與企業的不斷接洽,將企業遇到的問題帶回學校,師生一起研究,解決問題,既幫助企業解決了實際困難,也提高了學生技能。”章振周院長自豪地向記者介紹:“每個系都成立了自己的創新創業工作室,并配有專門的指導教師,學生可以自由做項目。”不僅如此,學院還把畢業生中的創業者請回學校,提供免費的辦公場所和宿舍,讓創新創業工作室的學生參與到企業生產項目中來,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
考慮到每位學生接受能力和學習特點的分層次教學,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導師制項目教學法則極大地挖掘了學生的研究潛能。在包括浙江省首席技師邱建忠在內的優秀教師團隊的帶領下,溫州機電技師學院能夠在各種技能大賽中頻頻斬獲大獎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