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計算機作為現代高科技的產物之一,其應用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可以說,在社會的各行各業都能看到計算機的影子。以計算機應用為主,培養大量的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已成為目前各個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目標。雖然職業教育不斷深入和計算機專業的大量畢業生進入社會,但社會需求的計算機技術應用性人才仍然短缺。出現這一現象除與學生自身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有關外,還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教學培養模式有關,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專業課程已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求。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課程應進行優化,本文就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優化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在實際動手過程中鞏固和提高所學理論知識
根據目前中職學校招生情況來看,中職學校的門檻很低。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其文化課基礎相對較差,許多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性和積極性也不高。另外,中職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許多學生在初中時沒有接觸過計算機,更談不上操作和運用了??傮w來說,中職生源文化素質不高,對計算機的認知程度也很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對計算機理論課程的學習都不感興趣,他們覺得理論課程枯燥、難學。所以筆者認為,在計算機教學當中應先從動手操作開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將理論知識貫穿到實際操作當中。
二、課程設置應與現實就業狀況緊密聯系
在當前的計算機工作崗位當中,計算機應用是最低端的,在局域網維護與管理、多媒體制作、網站管理與維護、軟件編程等崗位上工作的職業學校畢業生相對較少,而實際上這些崗位非常需要職業院校畢業生,在這些崗位上職業學校畢業生具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因此,在進行課程的優化設置時,應首先抓住大的,然后兼顧小的,課程的設置盡量多地向就業面的大方向靠擾;在平時的教學中,多注重對學生的基本能力的培養,教育學生不要眼高手低,覺得是基本的能力就不在乎。要切記,事情都是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雖然是普通的工作,但如果在能力上比人更勝一籌,就業機會肯定就會增加一分。要讓學生平時多練,能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最終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的,因此,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1.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和文化水平
要實現教育現代化,必須培養一支高水平的計算機教師隊伍,積極探索和發揮計算機在教學和教育中的作用。計算機教師首先應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計算機學科的特點就是“前沿”,即使是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畢業生,若停留在原來的基礎上,也意味著后退。所以,選擇了計算機就是選擇了“不斷地學習”。在計算機教育這塊園地里,要有所收獲,就必須懷著對本職工作的無限熱愛,懷著對學生強烈的責任感,投身到計算機的教育、教學研究上來。
2.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從事創造性學習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是影響知識、技能掌握和智能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學習上的內在動力。教學中激勵、喚醒、調動學生的這個內在動力,是上好專業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因此,教師在進行計算機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熱情去學習,才能使學生從主觀上愿意接受計算機理論知識,才會有很高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課程體系的優化與改革是中職教育的重點,也是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難點。課程設置優化應以社會發展需求為前提,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經驗,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子,才能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多層次的職業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
(作者單位:山西省長治市太行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