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專業是高職院校在一定的辦學思想指導下和長期的辦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專業,是在教育教學整體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較高,辦學理念、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等方面具有明顯特色和較高社會聲譽的專業,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專業。
在特色專業建設過程及特色人才培養過程中,所處外部環境條件起著決定性作用。那么處于浙江省欠發達地區,如何利用有利因素,突破外部環境中的不利因素,即“欠——經濟在浙江省內欠發達”、“小——地處麗水這座小城”、“少——辦學經費與同行相比較少”等的專業建設瓶頸,把專業建設成居省內先進水平的特色專業,并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是麗水職業技術院在市場營銷專業建設中的重要課題。
一、特色專業建設的外部環境分析
1.社會背景
在麗水市“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從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出發,及時調整職業學校的專業結構,優化相關專業的課程設置。堅持開放辦學,在“特色”上下功夫,切實加強專業建設,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堅持勤儉辦高校,統籌整合和利用現有資源,合理控制高等教育規模。可見麗水市政府對建設特色專業給予了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2.行業背景及人才需求
在麗水市“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實施過程中,加快了對特色產業的培育,積極發展了商貿服務業。同時,麗水市政府通過實地考察得知,麗水有11萬多人在全國各地開超市,在北京、上海就有6.5萬人,“麗水超市”成了京滬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了培育壯大“麗水人經濟”,總結推廣麗水人在外創業特別是從事超市經營者的成功經驗,麗水市政府期望要把麗水超市做得像福建沙縣小吃一樣開遍全國。而在超市的經營及發展過程中,經營人才奇缺成為超市發展的瓶頸。
二、特色專業發展瓶頸分析
1.學院處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地緣優勢相對較弱
麗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作為浙江省最年輕的城市(2000年撤地設市),麗水是一個美麗的生態城市,有“秀山麗水,浙江綠谷”之稱。由于歷史的原因,麗水經濟欠發達。作為經濟發展晴雨表的高職教育,在經濟發達地區有著先天的辦學優勢。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高職學院的領頭羊,原因是經濟的發展吸引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可供校企合作的企業數量充足。同理,能有機會選擇去寧波、杭州或溫州的學生,選擇麗水的概率相當小。麗水市在吸引生源方面及優質師資方面不占有絕對優勢。
2.收入水平低,對畢業生吸引力小
由于麗水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使得收入水平相對較低,加之大多數畢業生家在浙江省其他地區,致使很多優秀的畢業生很難留在麗水本地企業做長做久,大多數畢業生會選擇去杭州、寧波、溫州或金華等地就業。這對建設特色專業、滿足地方企業的人才需求,又是一個瓶頸因素。
三、特色專業建設路徑
麗水經濟發展落后,但是麗水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如生態優勢、文化底蘊優勢等。特色專業的建設在比較優勢中求生存、謀發展,也將會有一條光明的發展之路。
1.從“欠”字中找市場——培養人才專長
麗水在浙江省內屬欠發達地區,它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麗水的產品要走出麗水與浙江,需要大量懂得麗水特色產品及農產品營銷的專業人才。此外,作為麗水驕傲的麗水人超市經濟,對超市經營管理人才也有著大量的需求。這為市場營銷專業分方向培養人才提供了客觀支持,此為特色專業建設之“天時”。
因此,市場營銷專業應積極滿足麗水區域發展對營銷人才的需求,注重對學生營銷專長的培養。應充分利用麗水市快速發展急需大量營銷人才的市場機遇,分方向進行人才培養的定位,即分為銷售代表方向和超市經營方向,培養的人才規格定位于銷售經理和超市店長。同時利用麗水盛產豐富的特色產品尤其是綠色農產品的地理優勢,注重對學生營銷硬實力的培養,在核心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融入地方特色農產品知識及創業項目,把營銷麗水特色產品的能力作為銷售代表與超市經營方向畢業生的營銷專長。
2.在“小”字上做文章——便于校企合作
利用區域資源的比較優勢,注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從畢業生頂崗實習狀況調查結果來看,在校期間有過兼職經驗的營銷專業畢業生在營銷相關工作崗位上,無論是崗位適應期,還是待人接物,都比沒有過兼職經驗或兼職時間短的學生有著比較優勢。
目前,麗水已經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1313個,農業龍頭企業超過37個。其中不乏如納愛斯、艾萊伊等國內知名企業,更不缺少諸如麥當勞、沃爾瑪等世界知名企業。而在麗水市的高校含筆者所在學校在內只有2所,這為市場營銷專業提供了課內“頂崗實習”“半工半讀”“學徒培養”等多樣化的校企合作方式。課外的“金點子工程,鼓勵學生用所學營銷知識為家鄉農產品找市場;“黃金活動”,學生在周末、五一、十一、元旦、春節等時機為企業作促銷,在此期間,企業獲取了利潤、學生獲得了兼職收入、職業鍛煉的好機會。在課內,把實訓課開到生產企業、超市去,學生感受到的是真實的工作環境,在做中學到知識,用業績檢驗學習成果。同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企業兼職十分便利,有時走路就可以去上班。兼職使學生不僅收獲了財富,更多是獲取了職業經驗。此乃特色專業建設之“地利”。
3.以“優”字謀發展——培養學生發展后勁,與本地中小企業共同成長
特色專業的生命力,在于所培養的營銷專業人才具有發展能力,而這種發展能力則依托過硬的師資優勢,在傳授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注重學生發展能力的培養。
麗水企業想留住畢業生,就需要與本專業進行“嵌入式”合作,使學生與企業共同成長。
首先,企業要為畢業生的發展規劃一個愿景。其次,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實現這個愿景。在市場營銷專業建設中,通過對入學新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實訓課程,由企業與本專業共派教師引導學生樹立成長的職業觀,尤其是尋找開拓自己事業的市場,為自我準確定位,未來在企業中有更好的發展。通過在核心課程教學中推行任務趨動團隊學習法、開展項目式教學等,使在校學生有機會參與企業的真實工作項目,與企業提前建立認同感,使學生對企業有歸屬感,在校期間便能為企業做出貢獻,畢業時已成為企業有工作經驗的員工,此時挽留人才自然是水道渠成的事情,會給畢業生與企業共同發展帶來更加廣闊的空間。如筆者所在學校市場營銷專業的一名學生在麗水一家中型企業工作不到三年,現在已經做到了營銷總監、首席執行官的職位。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廳2009年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三融四化職場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ZC09136)”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浙江麗水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