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機械制造業的發展,先進制造技術層出不窮。而數控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先進技術,在各工業部門的應用日益廣泛。現代企業對于數控加工和編程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筆者所在學校作為國家級重點技校,為順應這一要求,開設了數控加工技術專業,并重點建設該專業。根據大綱要求,安排有《數控加工工藝學》和《數控編程與操作》等專業課以及實訓內容。近幾年的教學中,筆者一直在思考什么是針對學生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下面就此談談筆者的體會。
一、制定完善的課程教學步驟
筆者所在學校在開設數控加工技術專業的同時,相應建立起數控編程中心和數控加工基地,數控編程中心配備有電腦,數控加工基地配備有多臺數控機床。由于這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技術,因此,在教學中采用的是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方法。教學步驟如下。
1.理論教學環節
學生在學習過相關基礎課程后,先進行數控基本理論包括數控機床的結構、加工工藝、數控機床的坐標系、編程指令及格式的學習,并通過大量練習,熟悉編程的方法和過程。
理論學習后如果直接操作機床加工,是非常冒險的,容易造成刀具和機床的損壞。為此,在機床實操之前介入了數控加工仿真軟件的學習,這對更好地掌握這門技術非常必要。
2.仿真軟件練習環節
數控加工仿真軟件為數控加工的全過程提供了虛擬操作環境。學生可在電腦上進行毛坯定義、工件裝夾、對刀、安裝刀具、程序輸入和機床仿真加工操作,通過仿真練習,可迅速提高學生操作熟練程度及編程準確性,減小機床損壞概率,并有利于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這門技能。
3.機床實操環節
進行了前兩個環節后,學生已經掌握了編程和機床的操作方法,并通過仿真進行了程序驗證,接下來的就是讓學生在數控設備上實踐操作。我們要求學生嚴格遵守機床安全操作規程,具有耐心、認真和嚴謹的實習作風,順利完成零件加工。
通過以上三個環節,大多數學生都能較好地掌握技術,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二、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如何通過有限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數控理論知識水平?如何有效地利用現有的設備提高學生數控實訓的效果?筆者認為可采用如下方法。
1.多媒體教學手段
(1)數控仿真軟件的應用本身就是多媒體教學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既解決了學生多、數控設備少的矛盾,又能直觀逼真地模擬整個操作過程,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教學途徑。
(2)多媒體教學課件的運用。數控技術本身是一門較為抽象和枯燥的學科,牽涉的知識面寬,學生理解有難度。例如,筆者在講解數控機床工作原理時,若直接照本宣科地講解,對于初次接觸數控技術的學生來說很難理解,于是筆者把這部分內容做成課件,使用動畫的方式來展示。首先,一段輸入信號從控制介質經數控裝置輸入到伺服系統,被放大處理后驅動機床的運動部件進行動作,同時系統的檢測裝置把運動機構的位置和速度信號反饋回數控裝置,與輸入信號進行比較,進而調整機床的運動狀態,補償誤差以提高加工精度。經過演示后,學生不但理解了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功能,也了解到有無反饋信號的區別,以及機床檢測裝置對機床的重要性。這樣的授課將書本上枯燥的框圖變成屏幕上的動畫,從靜態講述到動態演示,強化了教學效果。
2.圖樣與零件結合,開展課題加工競賽
教學時,教師都會給學生準備一些圖樣讓學生練習,如果在提供給學生圖樣的同時也提供一個已加工好的工件的話,效果就更加直觀。
在訓練到一定程度時,開展一次課題加工競賽。將學生分組并布置課題,要求在限定時間內編程并加工出來,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去思考,形成多樣化的結果。教師對編好的程序進行現場評分,對加工好的工件現場測量。這樣既比了思路,還比了精度和速度,現場氣氛熱烈,使學生在其中發現自己的價值,找到自身差距,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后期的技能訓練活動中去。
3.注重實地參觀,開展產學結合
在剛接觸專業課學習時,適時安排學生到相關的工廠、實習基地參觀,使其對數控加工有一個感性認識,激發起他們想學想練的欲望。
學習數控技術的目的是應用,如何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成為實訓教學的關鍵所在。筆者所在學校正在實訓教學中努力探索產學結合的新路子,盡量聯系一些外加工產品,讓學生在實際生產中提高應對能力,體會機械加工的嚴謹性,并強化其質量意識,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
數控課程應通過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實訓教學,在與生產結合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通過不斷嘗試完成教學目標,培養出適應社會進步、滿足用人單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隨著機械制造業的發展和更多新技術的出現,職業學校的老師必然面臨更多的考驗,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實用技術、技能,將是一個值得繼續深入探討的主題。
(作者單位:洛軸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