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量人力資源重新分配,出現了本地和外地流動人口的子女入托難或入托教育不規范等一系列問題。這說明社會需要大量合格的、優秀的、專業性強的學前教育人才,充實到學前教育領域中去。各省市的許多人大代表都提出了眾多關于留守兒童教育、幼兒教育等方面的議案。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指示,學前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要在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時,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突破口,首先解決入園難問題。溫家寶總理要求,要把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和措施、大力發展學前教育、作為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一項緊迫任務。中央繼而制定了相關發展學前教育的政策,學前教育的發展迎來了嶄新的春天。當前,大多數人都認識到了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學前教育是系統的、專業的、科學的啟蒙式教育,這就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教學工作者要把工作做得更加細致,在學前教育“技能化”人才培養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筆者是學前教育美工課程的教師,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心得,談一談在美工課程教學中的點滴體會。
一、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引導能力和創作能力
在學前教育的教學課程中,開設繪畫和手工課程,是為了讓幼兒動手動腦,鍛煉他們的手腦協調能力。首先,認識圖形、認識顏色,在認知以后,幼兒能關注周圍事物并細心觀察,引導他們創作新事物,激發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作能力;教授幼兒繪畫和手工制作的課程內容相對簡單,但他們通過自己看到的、學到的也會聯想到許多新鮮、有趣的事物。所以,在課堂上,學生就應該多一些對幼兒的悉心觀察,當他們有問題想表達的時候,要幫助出主意、想辦法,完成激發學習興趣的教學工作,這也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除了教授孩子們課程以外,制作玩具、教具,配合好其他課程教學及活動,也是學前教育開設美工課程的重要教學目標。例如,幼兒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就可以制作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圖形卡片,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幼兒們在課堂上興奮起來,愛上算術。當然,還可以制作多樣的拍拍卡,加深幼兒對數字特征的記憶。其他課程也可以通過這些玩、教具引導孩子們主動學、愛上學,從而創作出更好的學習作品。
二、培養學生具有美化工作環境的能力
學前教育的手工課程中,美化工作環境也是學生們的工作之一。美麗的教學環境,能讓幼兒凈化心靈、美化心靈,愛上自己的班集體。環境布置包括3個部分:室內環境布置、室外環境布置和節日裝飾。室內的壞境布置包括每個活動室、盥洗室、休息室等的墻面裝飾;室外環境布置包括走廊、大廳、操場的美化;節日裝飾,如每次到六一兒童節等節日活動的時候,學生運用美工課程做裝飾。裝飾要有點、線、面的結合,如用彩燈、彩球、花籃等組成大小不同的點;用拉花、彩鏈等組成斜線、曲線等形式不同的線;用剪紙、剪貼、繪畫及壁掛等組成大小不同的面。這樣,節日隆重熱烈的氣氛也就體現出來了。無論哪部分的環境,布置一定要遵循顏色搭配舒適、趣味性與知識性相結合的原則。這樣,幼兒才會愛上自己的教室,也會愛上帶給他們美麗環境的老師,從而讓幼兒們在賞心悅目的環境中度過美好的啟蒙教育時光。
三、培養學生認識美、懂得美、珍惜美的素質
在學前教育的教學中,幼兒無論上什么課程,老師都會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如聲音、顏色、圖形、肢體語言等。作為一名優秀的學前教育老師,應該善于用自己的智慧捕捉美麗的瞬間,并且傳達給幼兒。例如,當鋼琴聲響起時,就可以用畫筆勾勒出魚兒在水中隨著鋼琴美妙旋律律動的情景,讓幼兒認識曲線,認識魚的顏色,認識魚的生活習慣,認識魚的特征等;當歡快的音樂響起時,可以用手中的彩色卡紙,剪刻出漂亮的小姑娘身著彩衣舞動的剪紙作品,相信幼兒也會自然而然地跟著漂亮的剪紙娃娃動起來。他們在充滿美的教學意識的熏陶下,就會認識美、熟悉美,逐漸學會懂得美、欣賞美、關注美,而后自然就養成了熱愛美、珍惜美的良好習慣。幼兒從小通過美工課程的學習、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為今后的求學之路埋下一粒健康向上的種子,將來也必然會綻放出炫麗的花朵。
我國思想家、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揭示了及早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幼兒期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筆者以美工課程教法點滴談為引,希望今后有更多優秀的學前教育畢業生,為祖國的未來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