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等職業學校現狀
1.中等職業教育萎縮,招生連續滑坡
普通高中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迫使中職學校逐漸放低了對學生的分數要求,這也從側面造成了中等職業院校以及技工學校的生源不斷減少,學生質量有所下降。這增加了學校在管理和人才培養方面的難度。而培養的學生質量不高,將直接影響就業,就業情況的不樂觀又反作用于學校,致使愿意報考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減少。
2.“零門檻”入學帶來學生群體素質的整體下滑
職業教育,原本是為了培養高質量的技能型人才,以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是屬于優勢群體的教育。但是隨著觀念的轉變,多數學生都希望能受到更高層次的教育,而職業教育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面對生源的不斷減少,部分中等職業院校為吸引生源,甚至實行“零門檻”入學。這樣一來,學生的質量更難以得到保證。很多學生在中考失利后,進入職業學校,不僅學習基礎較差,還在思想品德、行為舉止等各個方面存在欠缺。
二、中職生的主要問題
1.學習行為方面
從學習行為方面來看,中職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他們對于專業課學習又缺乏興趣,上課聽不懂,下課不用功,進而產生厭學情緒;課下與老師缺乏溝通;不善于總結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組織紀律觀念淡薄。這些直接影響著學校的管理工作。
2.人際交往方面
從人際交往方面來看,中職生正處于青春期,在生理、心理上均不成熟,面對來自各方面的誘惑,表現出一定的迷茫和困惑。很多學生學習成績相對較差,一直受到不公平待遇,又由于自身性格、成長環境等因素,極度希望得到他人贊賞,于是常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交往中急于表現自己,不注重方式方法,致使矛盾沖突不斷。這些都對學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戰。
三﹑對中職學生管理的實踐探索
對于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者來說,除不斷加強對學生科學文化知識和各項勞動技能的培養外,更應該投入大量精力在矯正學生的行為上,只有這樣做才能為社會提供適應社會發展的高技能人才。結合筆者自身的工作經驗,筆者認為學??稍谝韵聨追矫孀鞒龈纳?。
1.敢于接納和真誠對待問題學生
問題學生的產生,究其原因,在于其不僅受到不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影響,還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蝕。研究如何把問題學生培養成社會的有用之才,是我們教育者不斷追求的教育境界。本來,問題學生在心理上就十分脆弱,常常有沮喪、煩悶郁結于心,就常借助不良的行為進行宣泄。對待問題學生,切不可急功近利,一定要認認真真、循序漸進。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多找機會和時間去了解學生,根據他們的個人經歷、家庭情況,關心學生;和家長保持定期聯系,常與家長分享學生的進步;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找到人生定位;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情感,使他們感受到自身的尊嚴;以身作則,引導學生遵紀守法;因勢利導,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從而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
2.把握社會主流,減少消極影響
處于青春期的中職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和認知上的局限性,在看待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各種事情時,不能夠準確地把握社會現象的實質,常常做出一些錯誤的判斷。如很容易將一些非本質、非主流的社會現象當作社會的本質和主流,然后進行效仿。由此,教育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將社會中存在的社會現象進行分析、研究、歸類,在日常講課中穿插案例分析,明確對錯,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社會現象,把握社會發展的主流,從而自覺地抵制社會對于自身的不良影響。
3.營造和諧積極的校園環境
校園作為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其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行為。要想消減校園不良環境對學生產生的消極影響,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應對。
(1)開展各項文體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展運動會、演講比賽、智力大比拼等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展示學生的風采,還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逐漸形成積極進取的校風。
(2)發揮團委、學生會、社團的作用,搭建交流平臺,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避免學生拉幫結派形成小團體。
(3)建立和健全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學校的管理工作制度化、系統化、科學化,營造一個公平、公正、透明的校園環境,進而引導學生弘揚正氣,自覺抵制不正之風。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