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就是要注重專業技能、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必須把培養職業能力與培養職業道德緊密結合起來。
專業技能的提高是創業能力的基礎和前提,也是職場人的職業能力的根本。所以,專業技能的培養在職業教育中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在實踐教學中必須踏實地搞好專業技能的培訓,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則要求我們始終要把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放在首位,并始終貫穿整個實踐教學過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實現職業素質教育之目的。
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教師。作為實習指導教師,一定要提前準備好培訓教程,熟練掌握培訓的技能,為實施培訓工作做好充分準備。培訓的內容應堅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合理地安排培訓內容(項目)的順序,按照由淺入深、先易后難的原則進行練習或訓練,既照顧到那些技術水平較低的學員,也使技術水平較高的學員學習到和認知到已經掌握的操作技能。
筆者從事職業教育、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工作近三十年,在實踐的過程中,總結積累了一些經驗和體會,供同行參考。
一、科學的教學計劃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實踐教學成功的前提
實踐教學活動首先是教師要提前準備好培訓教程,熟練掌握培訓的操作技能,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創造性的勞動,將先進教材、設備、器材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學習者施加影響的活動。在這一活動中,實踐教學環節有別于理論課的教學環節。實踐教學不僅只是讓學生動手操作,更主要的是真正把學生作為“主體”,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和激發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對專業技能學習和提高。
《生產實習教學法》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中介紹的教法,是經過多年的實習教學實踐總結出來的,也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重要體現,克服了實習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使實習教學質量得以提高。“三到位”實習操作指導法,也是在學生這一主體積極參與的前提下,注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實踐教學的整個過程始終在教師的指導控制下進行,達到提高學生的技能、培養學生革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目的的教學過程。這一過程可概括為:入門指導,演示到位;巡回指導,點撥到位;結束指導,講評到位。
二、示范演示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和激發學習興趣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指導教師對技能進行操作示范演示。演示到位是提高實習質量、使學生形成正確技能的關鍵,是培養學生技術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基礎和前提。
首先,教師的示范演示動作應到位。教師在講解動作的名稱和作用時,應加以示范,讓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技術概念。在學生有了初步的動作技術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教師要因勢利導,抓住動作要領,較慢地給學生演示一至兩遍,以強化學生對動作要領的認識和掌握。在示范過程中,要做到講做一致,準確無誤,規范條理。對于那些可見度小的操作動作,應該使用電化教學或多媒體課件教學,增大可見度,防止學生因錯誤動作,或模而不仿、仿而不象的錯誤導向。
教師的演示方法應到位。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有一套科學嚴謹的操作程序和步驟。教師必須按操作步驟,有條不紊地慢慢地演示給學生,使其充分理解動作要領,牢固地掌握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直至達到形成熟練技能之目的。演示方法不到位,輕者使操作動作不協調,重者使操作動作有錯誤,特殊工種如焊工、電工等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性。
其次,教師的演示啟發應到位。一個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是具有敏銳的革新意識和執著的創新精神,也是社會所需要培養的后備力量,這也正是我們的職業技術教育所培養的人才目標。《生產實習教學法》《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中指出:“實習指導教師必須十分注意防止有限制學生思維活動的意向,要鼓勵學生革新和創造。”“教學中,不僅應重視發展學生的集中思維,而更要加強發散思維的訓練。創造活動要經過發散思維到集中思維,再由集中思維到發散思維,經過多次循環才能成功,而創造性則更多的表現在發散思維上。”所以,教師在演示的過程中,要設計出在操作程序和方法上梯度不同的問題來讓學生質疑,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維的狀態,經常對操作程序提出不同的改進方法,通過學生的實踐效果去驗證。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革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在教師的演示過程中,由于邊講邊演示,動作慢而不連貫,影響了示范操作的質量,往往會造成學生在操作環節上的誤解。這需要教師順水推舟,把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透徹,正確的予以肯定,錯誤的予以說明,以防誤導學生。如教師做“手弧焊水平焊位置焊接”課題的演示后,就要從焊前準備到選擇適當的焊接工藝,從預制件的放置到定位的處理,從焊接電流的調節、焊槍的點火到焊條的角度、焊接速度,從焊縫的預熱到焊接完畢都要逐項予以分析。哪些符合焊接工藝要求,哪些還有差距,哪些操作動作不連貫、欠規范,都要逐一找出原因,予以分析糾正。還要讓學生指出教師示范過程中的正誤,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敏銳性。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實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好“三勤”,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保證
操作技能的形成、從掌握局部動作到達到協調熟練,是經過反復練習并不時地進行點撥指導才能達到的。點撥到位是開啟學生創新思維的鑰匙。看其操作動作是否規范,操作方法是否科學,操作程序是否合理,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只有在動作規范、方法科學、程序合理的前提下,才能保證科學地創新。為此,教師必須做到“三勤”,即腳勤、眼勤、口勤。
1.腳勤
當學生在各自的工位上操作訓練時,教師要做到經常 走動,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尤其是工位不能滿足全部學生需要時,教師要采取模塊小組的教學法,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分別實習不同的課題,這就更需要教師不停地巡回指導。防止學生上工位、教師上座位的現象發生。還要避免入門指導完成,老師沒了蹤影,造成實訓車間紀律失控甚至引起安全事故的發生。
2.眼勤
每到一個工位,教師都要細致觀察學生操作動作有無不規則之處,操作步驟與方法有無不當之處,操作規程有無不宜之處,發現一處糾正一處。否則,就會使學生錯上加錯。
3.口勤
作為一名指導教師必須作到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發現學生操作中出現的問題,就要苦口婆心地講清道理,并附之以動作示范。尤其對差生更要不厭其煩地講解演示,再講解再演示,手把手地教,直到學會為止。學生操作出現錯誤時,要讓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把不規范甚至錯誤的動作解決在剛剛開始之中,同時啟發學生找出操作過程中的進步和不足,要求學生思考該課題的工藝流程,真正提高學生的技術素質和創新思維能力。
四、總結講評是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助推器
實踐教學是一項細致而嚴謹的工作,要善始善終,而且要始有序終有果。因此,結束指導是實踐教學的必要補充和完善,更進一步地說這是對實踐教學勞動成果的評判,也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重要體現,其主要任務是檢查實訓目標的落實情況,分析學生操作技能的形成過程及存在問題的原因,據實記錄。總結成績,找出不足,提出要求,鼓勵鞭策,以利再練。
在結束指導這一環節中,講評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階梯,因而,必須引起教師高度重視。講評要講到點子上,講到實質上,講到關鍵上。講到點子上就是要從技巧上給學生以明確的提示。講到實質上就是在實習操作過程中,技術動作是否符合原理,必須明確指出,還要從根本上解決正確技能形成的障礙(其中包括心理障礙和思想障礙),給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否則,不會形成技巧,更無創新可言。在生產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要先易后難,使學員在開始時很容易在較短時間里就能掌握基本操作要領和技巧。激發學員訓練的積極性和樹立自信心,再練習較難項目也就容易了。所以說堅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培訓方法,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指導教師講到關鍵技術要領時,在講評時就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善于捕捉學生創新意識的信息,有技術改進或革新的給予獎勵,達到目標時給予表揚,基本達到目標的給予鞭策,未達到目標的給予鼓勵,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看到成功的曙光,產生成功的愿望。因為成功能給人激勵,這也正是萌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
指導教師在對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征求學員的意見,對講解和指導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我完善。不斷地進行探討、善于總結和改進教學方法。為提高培訓的效果,需要借鑒和學習國內外培訓的先進經驗,制訂切實可行的培訓方案,努力探索實踐教學和培訓效果,拓寬新思路。
五、建立培訓效果獎勵機制,提高指導教師主觀能動性
建立生產實習教學“培訓效果獎勵機制”,提高技能教師對生產實習教學工作的積極性,變“要我教”為“我要教”、“要教好”的良好培訓氛圍,提高指導教師主觀能動性。制度和機制也是培訓質量提高的關鍵,有完善的制度和科學機制,職業技能培訓的工作才能夠獲得更有力的保障。
綜上所述,實踐教學的質量是職業技術學校的生命線,實踐教學的指導環節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它具有不可或缺性。因此,我們在職業教育中,在不斷改進的同時還要借鑒先進的職業教育模式,如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體制等,同時還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堅持實習操作創新型教法,并嚴格規范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核的取證環節,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應用型人才和創新型人才。
(作者單位: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