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新的形勢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一支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已經成為當務之急,重中之重。
一、對素質教育的思考
依個人之見,素質教育就是在不改變中國現有以應試教育為基礎的現實狀況下,怎樣使學生既能學到完整而系統的理論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能力,培養完整的人格魅力,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在精神層面上獲得更大的收獲。傳統教育模式沿襲至今,素質教育現在還不能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長期的學校式的教育無疑對學生產生了很大影響。中國的學生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有著對學習持久的恒心和耐力,有著能吃苦和不服輸的精神,非常聽話,但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應變能力較差,快速而準確表達想法的能力基本喪失,從眾心理嚴重,不敢輕易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要求教師應該既能夠引導學生來發揮自己的優勢,又能融合各方面值得借鑒的特點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能力,真正地完成素質教育,這就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素質教育的開展對教師素質的新要求
教師能力素質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之一,同時也是開發學生智力的重要因素,包括實施心理教育的能力、教師能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生活及活動情況從而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并及時做出對策的能力、扎實的業務能力等。基于以上考慮,認為教師應具備以下幾種素質。
1.人格魅力
一個優秀的教師對一個學生的影響是相當大的,甚至影響他們的一生。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完全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而正處于自我性格成長期的學生會不自覺地模仿,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將正確的行為方式和美好的價值觀展現給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他們正確的思想。這里面也包含很多很細致的東西,例如,要從形象入手,一個教師,雖然不是公眾人物,但一定要在穿著打扮上注意,穿衣不能太夸張但也不能落俗,應該在得體大方的前提下體現出自己的特色和一些時尚的元素,要讓學生覺得這個教師是一個非常有品位的人。
2.能力素質
評價一個教師是否稱職,重要的是看業務能力,即教學能力,但如果僅僅以教師是否將教學計劃內的內容完整的講授給學生或者單純的以成績作為衡量一個教師的業務能力那是十分狹隘的。當前要求教師必須不斷銳意改革,要有自己鮮明的特點。作為一個教師切不可敷衍自己的工作,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對自己、對他人,更對自己事業負責的人。
3.完整而全面的知識結構
作為一個教師一定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教師應當確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把學習看成很重要的事,學習的范圍不應只限在自己的專業里,涉獵的知識面一定要廣,不一定在每一個領域都很深入,但是一定要對最基本知識的有所了解。筆者認為最基本的知識結構應該包括歷史知識、文學功底、哲學知識、美學知識和英語知識。英語作為最重要的溝通工具,在未來的幾十年里,世界上最全面的新聞內容、最先進的思想以及大多數學術交流都將用英語進行,所以英語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
4.多元化的思想和先進的教育理念
中國社會受一元化思維影響非常大,人們往往對事物的評價的標準是非常單一的,例如對成功的標準是成績、名利來衡量個人和團體的成敗。當前對教師的要求不只是將知識簡單的傳授給學生,而是要培養學生更全面的能力,包括自學能力、表達能力、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對成功的自信心等。那么這就需要教師本身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不局限在課本的知識,還應給學生講授成功學,心理學、測試學等較為先進的知識,幫助他們具備更全面的素質。教師平時一定要多接觸一些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多利用網上的豐富資源來搜索自己需要的資料,提高自身素質。
素質教育能否達到它應有的效果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但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只有教師自身具備了完整而系統的知識結構,思想多元化,喜歡接受新事物,才能更好地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使素質教育不是只有這么一個很好聽的名字,而體現出素質教育的豐富內涵。
素質教育的開展不僅是科教興國戰略的內涵,更是時代賦予新世紀教育的神圣使命。提高教師素質,對教育事業來說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對教師個人來說是一個艱苦的歷程。教師肩負著振興民族教育的重任,不僅要有無尚的榮譽感,更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認真對待自己的事業,對待自己的學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素質教育的事實和祖國教育事業的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定西理工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