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專業基礎課,在中職學生的整個課程體系中是不可缺少的。但現如今的中職學生普遍存在對專業基礎課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不是很好的問題。如何采取學生樂意接受的方式來組織課程教學,是中職教師思考較多的問題之一。通過多年來的教學改革嘗試,筆者發現,任務單導學法是尋求教學效益最大化的活動,同時也是關注學生成功的活動。特別是像《建筑力學》這樣的專業基礎課程,采用任務單導學法,可以使學生明白課程在專業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任務單導學法 建筑力學 課程改革
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都推動著職業教育不斷地進行改革與創新。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選擇,傳統填鴨式的教育只會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書本上的知識。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的學習,學好知識,運用好知識,是許多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老師的工作方向。而采用任務單導學法,其目的就在于,讓學生知道所學知識能夠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和學的過程得到統一。
一、任務單導學法的理論依據
任務單導學法以“自主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等為指導,以突破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著力點,是建構主義理論在教育教學中的一種具體運用。任務單導學法可以概括為:以任務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確定任務是核心,怎樣引導是關鍵,技能提高是目的。
二、任務單導學法實施步驟
1.講解新內容
任務單教導法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新的內容。所以教師在布置任務前應該對學生所要掌握的內容有全面的布局,簡明扼要地講解一下新的知識點。在講解的時候,要特別突出在解決任務單布置的任務時可能遇到問題的知識點。
2.布置設計任務
布置任務,是任務單導學法實施的關鍵。任務單布置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程實施的成功與否。好的任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將新舊知識以任務單為媒介,緊緊地串聯在一起。所以任務的設計要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出發點,以滿足學生的探究欲望為主,以完成教學任務為最終目標。在遇到難度比較大的任務單時,我們可以視情況將其分為一級任務單,二級任務單,將復雜的問題條理化,便于學生完成任務。
以《建筑力學》為例:在講解軸向拉伸和壓縮強度計算這章的知識時,可以先建立以解決工地起重機吊裝時纜繩的直徑的選擇為主任務的任務單,然后根據解決問題的過程,從最基本、最簡單的平面匯交力系的求解開始,依次建立:求解纜繩拉力任務單、求解纜繩應力任務單、纜繩強度校核的任務單。這樣,每個任務都具體明確,范圍也不會太大,一次可以解決一個問題,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比較適用。
3.完成任務單
任務單的完成,是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后,全面運用知識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占主導地位,教師應該跟著學生走,服務于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注意建立和諧的課堂秩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敢說敢想。必要時,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可以借助多種教學手段。例如:在完成拱結構計算的任務單時,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可以先讓學生看一段關于我國古代石拱橋的多媒體動畫,讓學生了解我們的祖先早在1400多年前就已經會利用建筑力學的知識,建造了至今仍保留完好的石拱橋。這樣,學生在驚嘆我們的祖先的聰明才智的同時,激發了學習興趣,也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得學生能夠在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完成特定任務。
4.任務評價
任務評價是任務導向導學法的最后一個環節。我們在這一環節中,應多采用自評、互評、教師點評和競賽的方法。特別是《建筑力學》這樣的專業基礎課,可以采用競賽的方式,給課堂教學注入動感的因素。
三、任務單導學法的特點
1.任務單導學法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采用任務單導學法進行教學時,教師在課堂上設置特定的情境任務,讓學生在任務單引導下,有的放矢地進行小組交流互動。根據任務單的具體內容讓學生懂得自己該做什么、該怎么做,增強學生的目標意識,把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的學習。
2.任務單導學法注重探究過程,讓學生在知識獲取過程上下功夫
這種合作探究式的教學不再是課堂教學的插花點綴,而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使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讓學生不再接受填鴨式的教育,而是把教學當成一種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感受獲取知識的樂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一種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四、進行課程設計時應注意的問題
1.任務單的設計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進行材料拉伸與壓縮性能介紹時,可以事先提出任務:農村低層自建房,受壓柱可采用哪些材料,其中哪些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做到既安全又經濟?像這樣的問題一提出,可以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濃厚興趣。因為,教師在課程設計時,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運用結合在一起,使理論知識具體化了。
2.以任務完成為導向,對課程內容進行重新界定
例如,在講解力法解決超靜定問題時,教師可以給定任務單——求解簡單的超靜定結構。為使學生能更好地完成任務,教師可以以“超靜定結構判定”“靜定結構內力圖求解”“圖乘法”“超靜定結構內力求解”為主線來組織教學。讓學生對新舊知識有一個連貫的了解,既學習到了新知識,又復習到了舊知識。
3.啟發學生認識解決問題的關鍵點
以上述知識點為例,在給出任務單前,教師應該給出力法解決超靜定結構的計算過程:判斷超靜定次數、用單位力取代多余約束,畫出基本結構彎矩圖,寫出力法方程,求解多余約束反力,求解超靜定結構。不僅如此,還要重點講解力學典型方程的建立,讓學生知道,求解力法典型方程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這樣,學生才能清楚地知道在解決這一任務時會涉及到哪些知識,通過復習其中的舊知識、理解新知識,然后在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中,找出完成任務的方法,最后通過任務的完成實現對課程知識的全面理解和運用。
4.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教師交予的任務單
因為任務單的完成,往往會涉及到比較多的內容,不是簡單的一個知識點,也不是一兩下就能解決的問題。這時,就需要學生集體協作,相互幫扶,共同完成任務。通過這樣的學習,不僅使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有了深刻的理解,還鍛煉了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正是目前社會中年輕人所欠缺的。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對學生情商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
將理論知識變成一個個任務,可以將枯燥的課堂講座變成學生的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學習到新的知識,這便是任務單教學法的實質。通過這種教學法,學生積極地參與知識的探索過程,主動地完成“任務”,從中掌握操作的方法與技能,并學以致用,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全面發展,達到職業教育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西城市建設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