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市場經濟社會的技校制冷專業學生,面對的是日益加劇、日益嚴峻的行業競爭與考驗,如何提高其專業技能,以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求得學生自身乃至整個制冷行業更好的生存與發展,已是勢在必行,而又迫在眉睫的問題。
一、制冷專業學生現狀分析
筆者從廣東有關部門了解到,全省制冷行業從業人員已突破10萬,其中各類技校共計培養出制冷專業畢業生約9.8萬人,對相關人員不完全追蹤調查,對制冷專業畢業生(第一學歷)作了如表1所示的統計。
以上數據分析顯示,從制冷專業畢業生當中,已成為本專業業務骨干的僅占7.63%,而待業或失業及轉行兩項卻共占9.92%。
可見,相當部分技校制冷專業畢業生對本行業有較大的不適應性,據了解,其直接原因是專業理論知識普遍較膚淺,實際操作技能欠缺,而這部分人員,由于受時間、精力、經濟條件等限制,要想通過再學習的途徑來提高其綜合素質,已決非易事。
將視線投向在讀生后,據了解可知,從國家重點技校至普通技校,普遍學生專業理論及實習成績不夠理想,甚至是相當部分由任課老師勉強給予合格,情況令人擔憂。
為了增強技校制冷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促進整個制冷與空調行業的振興,應從多方面進行考慮,采取相應舉措進行綜合治理。
二、提高制冷專業技校生技能素質的措施
1.教師方面
(1)加強教師自身素質,提高學術水平。要培養專業實用人才,教師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綜合素質,從專業理論及實際操作上廣泛地、多渠道地充實自己,不斷地接受新知識、新技術,以獲得淵博的專業知識,具備既能說,又懂做的綜合能力。
(2)備教材,內容嫻熟,授課自如。制冷專業的專業理論課教師,應該充分地“吃透”教材,對所授教學內容做到“滾瓜爛熟”“信手拈來”,造就一種給學生有采不完的知識的好感,使得整個授課過程十分順暢。
(3)備學生,因材施教,因利勢導。專業任課教師必須對學生學習情況了如指掌,從多方面引導學生培養起濃厚的專業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激發其學習熱情,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實施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4)精心安排專業實習。制冷專業的實習教師,應該周密地制定整個在校期間的專業實習計劃;詳細地安排實習班及每個學期的實習內容及相應實習時間;專業實習教師,對實習項目應先進行詳細講解,然后由學生模仿體會,教師再結合學生操作情況作具體指導,以提高實習效果。例如,筆者在帶學生實習“擴喇叭口”項目時,進行如下過程:①先給學生講清“喇叭口”在制冷與空調設備管路螺紋連接中對系統密封性的重要性;②詳細地介紹漲擴喇叭口的操作步驟;③對照步驟給學生演示整個正確的操作過程,并提醒學生注意不規范操作可能會導致銅管漲口變形或爆裂等相應的嚴重缺陷;④學生模仿、體會,并對學生在操作過程遇到的問題進行現場解決;⑤教師現場小結實習情況;⑥學生課后編寫實習報告。這樣,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得到了較好的提高,實習效果明顯。
(5)專業理論與實習教師的一致性。制冷專業理論課與實習盡量由同一教師完成;理論教師與實習教師至少每周進行一次相互交流。
這樣可保持課堂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的高度一致性,便于使兩部分知識更有效地結合起來,避免兩者相關內容出現脫節,使實習指導老師在熟悉學生對理論掌握情況的基礎上更好地指導實操,又能在實操過程中促進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利于學生對兩方面水平的鞏固與提高。
2.學校方面
(1)盡可能營造良好的學習與實習環境。賞心悅目的和諧環境,給人舒適的心情,可促成濃厚的學習氛圍,有效地提高師生的教學實習效率。
(2)應適時更新專業理論教材與實習設備。制冷專業知識的更新換代較快,設備亦不斷推陳出新。應使學生及時地接受新知識,新技術和新設備,以更好地接近社會,走向社會,從而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切忌以老眼光看新問題,舊知識、老設備決不能培養出新人才。
(3)積極拓展制冷專業畢業生就業門路,優化學生就業策略。使學生能得到施展才華的更多機會,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增強本行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效地促進學生技能的提高。
(4)“產”“教”結合,有效地鞏固并提高學生技能。開拓多功能的校辦“制冷服務站”,使學校與社會掛起牢固的鉤,供學生見習、實習或參與設備的維護、維修。這樣以“產”促學,使學帶“產”的模式,是既能產生經濟效益,又能鍛煉學生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徑。
3.學生方面
(1)制冷專業的學生,首先應有干一番事業的雄心壯志,充分意識到學好一技之長在當前社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認識本專業發展前景,日后為社會創造出更多的效益,也為自己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從而形成強大的學習動力。
(2)學會約速自己,駕馭自己,摒棄惰性、依賴性和自卑、自暴自棄心理,使學習完全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培養獨立自強意識,端正學習態度,有時代的緊迫感和社會責任感。
(3)相信老師,依靠老師,學習與實習過程應吃苦耐勞,虛心討教,銳意進取,積極廣泛地充實自身專業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
(4)更新就業觀念,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腳踏實地,“不求一輩子在一個地方吃飯,但求一輩子走到哪里都有飯吃”,在積極的默默奉獻中不斷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增強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自強自立,以感恩之心回報社會。
4.社會與政府方面
全社會特別是學生所在的家庭及地區,應該轉變對學生就業期望過高的觀念,減輕學生所背負的社會期望和心理壓力,為他們到各個層次工作崗位上就業,特別是到生產一線工作提供寬松的社會輿論氛圍,為學生的就業和創業提供機會。用人單位要轉變就業觀念,按照“人職匹配”要求,科學而客觀地做到“人適其事、事得其人”,為每一位應聘的學生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
社會媒體要大力宣傳扶貧助學工作各項政策,大力宣傳政府對學生就業援助的各項政策,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大力宣傳自立自強,在逆境中成才的典型案例;大力宣傳努力工作、自主創業的先進典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求職觀、擇業觀。全社會積極形成“重知識、重技能、靠技能”的共識,幫助學生完成學業和順利就業的新格局。
政府應對學生給予更多的資助和就業政策保障,如在戶口、晉級、社會福利待遇等方面提供支持,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和精神支撐。
技校制冷專業的學生,是制冷空調行業的生力軍,只要學校等有關部門共同努力,把他們培養成理論,實操能力強的實用人才,必將為行業的振興與繁榮產生強大的推動力,為社會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者單位:廣東省機械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