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設計思想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為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國家大力提倡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整體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新課程實施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有機整合是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關注的課題。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整合教學,就是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自然地、恰如其分地融合到初中語文這一學科的教學活動中,運用到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習中,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優化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新的師生關系定位,課堂與課外之間的新型關系等產生巨大的影響。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課標初中語文八年級上第四單元的《生物入侵者》是一篇關于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事理說明文。本文是按照邏輯順序進行說明的,運用了舉例子、打比方、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這篇文章的重點,一是了解與生物入侵者相關的知識,增強環保觀念;二是掌握說明方法,理清說明順序,概括說明要點。
三、學情分析
八年級現代文以說明文為主,由于七年級接觸過幾篇,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說明文知識,因而能把握本文學習方向。越來越普及的多媒體技術、學生日益增強的計算機能力,使得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成為可能。
四、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此次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設計,力求體現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體驗教材的人文內涵,促使他們在開放、多元的環境中自主、生動地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規律。
五、教學目標
概括說明要點,理清說明順序;分析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利用網絡展開多層面的拓展閱讀,進一步了解“生物入侵”的相關資料,能較好地對搜集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嘗試制作演示文稿,寫環保倡議書、繪制環保宣傳漫畫。
在自主探究的網絡聽說讀寫活動中培養興趣,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憂患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環境而努力。
通過小組分工協作和信息成果集體共享,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六、教學重難點
理清本文說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利用網絡自主探究,培養初步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獲得語文實踐能力。
七、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活動機
(1)猜花名
媒體展示詩歌《不第后賦菊》),學生齊讀,猜花名。“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師:“我花開后百花殺”一句,把菊花獨立寒秋、傲然綻放的高潔展示得淋漓盡致。“沖天的香陣”早已彌散在歷史的天空,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花開后百花殺”的情形卻再現于現代的都市。請聽今日新聞。)
(2)新聞報道
2004年12月17報道《黃花開后百花殺》——加拿大一枝黃花驚現長沙;2008年11月11報道薇甘菊將吞掉內伶仃島;2011年8月7報道外來生物入侵北海灘涂
(3)歸納
我們看的這些是什么?……這就是生物入侵啊!這是人類自己挑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下面我們就跟隨梅濤的《生物入侵者》,來到這一特殊的“戰場”,對這場“戰爭”做一番考察。
2.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多媒體網絡教室里,學生面對電子課本,可以帶上耳機,邊看圖,邊聽錄音閱讀課文。要求學生從文中勾畫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義的語句,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生物入侵”和“生物入侵者”的含義。篩選信息,概括要點。
3.個性點擊,深入理解
進入專題學習網站《生物入侵者》,個性化學習。
4.合作交流,解決要點,小組展示
第一二段,看看哪些生物是“入侵者”,那些不是?根據定義說出對其判斷的標準。第三、四段,看看哪兩位是典型的“生物入侵者”?請以自述的方式,說說你們是怎么從老家來的?對遷移地的生態環境和經濟有何影響?概括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你的觀點呢?試說明理由。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已開始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并采取了相應措施。假如你是某國政府,談談你對“生物入侵者”準備采取什么措施?為了說清楚“生物入侵者”的科普知識,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舉例說明。本文運用的是什么說明順序?請具體分析。
5.動手動腦,拓展延伸
搜一搜其他生物入侵者的資料,制作成電子文稿(PPT)或Word文檔,可以是簡單的一句話、一個頁面;也可以是復雜的多個鏈接的(包括姓名、來源、特點、危害、防范措施等文字材料,也可以圖文并茂)。
假如你是環保部長,面對生物入侵,你會采取何種宣傳手段來推行你的措施?擬寫廣告標語;寫環保倡議書、繪制環保宣傳漫畫;寫環保文章。
6.總結激發警鐘長鳴
一枝黃花有可能讓我們的城市“盡帶黃金甲”,薇甘菊將吞掉內伶仃島,水葫蘆欲填死云南滇池,飛機草要霸占西雙版納,大米草在毀掉海邊灘涂……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已經存在的外來入侵物種達四百余種,其中危害較大的有一百余種。如水葫蘆、互花米草、紅火蟻、紫莖澤蘭和飛機草等已經給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生態損失。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一百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生物中,中國已發現五十多種,成為遭受外來生物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潤志2008年5月23日在接受中國政府網采訪時說,每年外來有害生物造成的損失大概是1000多個億人民幣,相當于國民生產總值的1%以上。
以前提到環保,人們頭腦中閃現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濁水橫流、亂砍濫伐等情景。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嚴峻課題。保護環境的警鐘再次有我們耳畔敲響。希望同學們繼續對這一現象予以關注,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貢獻我們的一分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