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聯系實際,調動學生的興趣
眾所周知,小學生的思維受成長所限,認識感知實際知識需要一個過程。培養其興趣,至關重要。特別是抽象的數學問題,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點,結合實際引發興趣,為他們搭建認知橋梁的方法就顯得很重要,所以我們要從實際出發。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興趣
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學習環境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必然的,特別是教師在課堂上的情緒和情感對課堂氣氛起著重要作用。教師的情緒如果能給學生以輕松、愉快的感覺,他們就敢說敢問。不斷增強求知欲望,積極思維,積極地投入學習。
例如,在教學《乘法分配律》時,通過直觀教學讓學生掌握“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然后向學生提問:如果3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能否用這種方法計算呢?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實踐。五分鐘后有些學生說:“能”。其中指名一位學生上黑板板演自己的舉例:
(12+15+18)×2=12×2+15×2+18×2
大家一起計算出這道題的結果,證明了能應用乘法分配律。當學生得到老師的表揚后,他們會高興地拍起手來……此時此刻,學生嘗到自己創新思維的成果,自豪之情不言而喻。
三、創設探索情境,調動學習興趣
課堂不僅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場所,也應是展示兒童思維的舞臺,為人師者不可低估學生的能力,要抓住學生好奇心。引導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這樣使學生能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成為學習的主人。
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的發展為主線,以學生探索性的學為主體,以老師創造性的教為主導。所以,在課堂上的教學,老師應創設出一個探索性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各個側面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好奇與感興趣,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產生一種強烈的欲望。這種迫切渴求知識的情緒伴隨著整個學習過程,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從而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根據年齡特點,采用多樣的教法,調動學習興趣
學生的基礎千差萬別,所以要根據具體課程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但無論是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它的核心在于如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點燃學生心中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學《統計》這課時,我首先把全班學生平均分成4個組,舉行跳繩比賽,然后讓學生觀察記錄所跳的次數,并且判斷哪個組獲得勝利,還要說明理由,此時,學生們就會興趣盎然。
五、開展課外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除了在課堂教學中發揮教材的興趣因素外,還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數學競賽。因為課外活動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有利于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發展其特長。通過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形式,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而且學習態度更端正,對數學課的興趣會更加濃厚。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寓教于樂,常常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