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決定態度,如果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那么他就會積極地探究所學內容,其學習效果就會大幅度地提高。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種潛在的素質,它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生活產生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傾向,是克服困難推動學習的內部動力。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對學生的吸引力就成為數學教學中的重點。
一、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授課藝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當今的學生特點是好奇、好新、好趣,教育系統論告訴我們,有興趣就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敢于創新,開拓進取,塑造新型人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索知識的奧秘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之一,因為如此,教師必須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上要開動腦筋,不能拘泥于自己固有的教學風格,被老思路,老方法給束縛,從而陷入僵化的教學模式中,一成不變的風格,盡管能使學生少一種適應的過程,卻也使學生少了一份新鮮感。長此以往,會使課堂缺少幾分吸引力。當今學生的特點,決定了我們必須有自己的教學方法,同時不斷探索研究,為學生度身量體,設計新的教學方法。針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思維的不足,課堂上我更多采用的是問題教學法、啟發分析式教學,講解與練習結合,并依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靈活的教法對學生的思維方法和學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重在引導,妙在開竅,教之以法,施之以練,學生逐漸領悟到學習數學的要領和表達技巧,逐漸步入“我要學”的佳境。
二、以“成功教學”觀點來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培育學生的成就感,要做到從簡單處著手,從細微處入手,平時提問題,出考卷,要注意把握好難度梯度,要敢于讓學生取得好成績,使之能產生一種成功的感覺,對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要不失時機地加以表揚,鼓勵他們,消除他們對數學的恐懼感,培養信心。另外,對考試、作業中的失誤,不要批評,而要耐心地幫他們分析錯誤的原因,找到知識上的缺陷,然后用類似問題對他們重新測試。同時,老師要“蹲下身子”走進學生的心靈,了解學生的世界,成為學生的朋友,賞識學生,關注學生的感受,肯定他們每一個細微的進步,讓他們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找到前進的快樂與自信。這樣做,不僅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感情,而且有利于教學,提高數學在學生心目中的親和力,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大面積提高數學成績。
三、把握學生心態,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激發興趣是內化過程中的催化劑。在教學過程中,應把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教條性、經典性的內容給學生以出乎意料的新穎感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教學過程中要刻意創設誘發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情境,通過問題解決來優化學生的知識功能,優化教育功能。當學生在挑戰中找到樂趣,在積極思維中培養了思維的堅韌性,在“無疑”處發現疑問,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只要抓住可以引發學生的興趣事物如新穎的東西,運動變化的東西,相互矛盾的東西,笑話、幽默故事、美的東西,實驗、操作,競賽和游戲等,采取適當的方法,就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