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提高學生對閱讀理解的重要性的認識、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激發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英文閱讀的自覺性和創設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是閱讀的主要目的五個部分,論述了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生創設思維培養的可行性。
閱讀課教學 創設思維 理解能力
英語閱讀試題最適合用于大規模考試,特別是高中會考,大學生四至六級及職稱考試等,閱讀理解占卷面分率最高,閱讀理解力強了,就為各個題型打下了良好基礎。為此,閱讀課教學與培養學生創設思維尤為重要。
一、提高學生對閱讀理解重要性的認識
英語閱讀在英語教學和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閱讀教學,既要學生獲取信息,擴展視野,了解文章題裁及體裁結構,又要學生掌握閱讀方法,訓練閱讀技巧,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讓學生掌握文中重要語言知識并進行言語技能訓練。實施方法是由教師提供相關信息,學生閱讀相關內容,認識閱讀在高考中的重要性。閱讀材料是《新概念》英語教材。要上好課,備好課是前提。閱讀教材篇幅,信息量內容適中,教師把握材料,精心準備步驟,合理安排內容,詳略比例,找準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溝通點,共鳴點,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做好心理和知識鋪墊。
二、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組織學生搜集有趣的英文文章、故事、幽默等,增加文章的娛樂性和內容的豐富性。學生手頭有《英語輔導報》《英語通》《瘋狂英語》《互動英語》《英語輔導》等各種資料。這樣學生會主動找食物吃,較從前灌食物吃,學習興趣盎然,效果自然就可觀了。
三、激發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因材施教,鼓勵學生通過主動積極的思考來獲取知識,通過自己創造性思維來獲得學習上的成功感和滿足感,從而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讓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把握知識,獲得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比如,在講解短文后,基礎差的同學要理解課文大意,并能基本脫離課本,回答主要問題,中等生能脫離課本復述課文,好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語從不同側面講述所學的內容,并就某一觀點簡單談出自己的看法。
四、培養學生英文閱讀的自覺性和創設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一步驟的實施方法,是鼓勵學生多多進行課外閱讀,更多地涉獵學科或相關學科的英文文章。閱讀理解設問題目,大部分是讓學生概括中心,猜測詞義,推斷語氣,分析結果等,僅從文字上看懂文章,而沒有良好的思維創設力是做不好閱讀理解題的。多了解英美文化,關注國際時事,拓展知識面,學習科技新動態。教師耐心而及時的指導,使學生能在解決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分層推進,各有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才能培養起來。英國語言學家韋斯特說:通過閱讀學會閱讀。教師引導學生大量地廣泛地快速地閱讀,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閱讀能力提高了,做其它各種題型就相對容易了。要把閱讀作為學習的主要內容,在練習閱讀時,要注意每天保證一定的量,要精讀與乏讀相結合,有的文章要仔細看,有的則只求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要逐步熟悉語言運用中的難點,如長句的結構分析、后置定語、非謂語動詞的含義、關連詞語的使用、以及經常出現的省略、替代和跳躍等。同時,還要學會觀察、分析、想象和綜合,學會合乎邏輯的推理判斷。在保證一定量的基礎上,再練習書面表達、短文改錯和單項填空等。
五、理解是閱讀的主要目的
閱讀是個積極主動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過程,也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學生在閱讀書面材料時,從辨認文字符號開始而對文字、語義、語法、修飾進行譯碼處理,同時還要憑借自己原有的語言文化背景知識、生活經驗,通過聯想、重建的創造性思維活動。閱讀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達的思想。理解能力是閱讀中最重要的能力。閱讀理解是衡量閱讀能力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及目的。結構嚴謹、用詞精確、詞匯量大、邏輯性強的科普文章和理解性文章,在閱讀時,需要推理、歸納以及了解背景知識和某些隱含義,這類文章,學生學得有些難。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問題,訓練不同的閱讀技巧。學生必須熟練地掌握各類文體的結構特征,對文章進行歸納和邏輯推理,例如,敘述文以記敘為主動脈有三個要素:情節、人物和背景的發展以時間、地點的轉移為線索,即英語中常說的“5w”:Who,What,When,Where,Why,才能弄清人物經歷或事物發展的來龍去脈,論文一般每段都有主題句(topicsentence),而且主題句式段落的中心議題,也說明該段落與文章中心的聯系,先找主題句,再分清論點論據,主題句自然是重點句,一般放在首段的第一句或第二句或本段的結尾。為了能夠準確地領會文章的細節,必須細讀快速地進行判斷,推理文章的言外之意而作出合乎邏輯的推理;而說明文具有知識的科學性、行文的條理性和語言的準確性三大特點,應從行文的條理入手,弄清文章的結構層次和段落間的內在聯系,再次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詞匯量是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的,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指泛讀,它是課堂閱讀教學的延伸,課外閱讀量越多,在課文中所學語言現象的復現率就越高,這不僅鞏固和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使他們獲取大量信息,也提高了閱讀技巧,積累了閱讀經驗,閱讀速度就會越快,能力理解也就越強,閱讀興趣就越高,從而形成課內外閱讀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筆者通過實踐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研究性學習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中把握了文章主旨,獲取了大量的信息,拓寬了視野,了解了文章題裁及結構,又使學生掌握了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達到了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綜合運用語言地能力的目的,更為將來學生繼續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