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殊孩子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加強特殊孩子體育教學的幾點建議兩個方面,談了如何加強“特殊孩子”的體育教學。
雖然筆者從事的是普通小學而非特殊學校的體育教學工作,但普通小學里依然有著一些容易被體育老師忽視的“特殊孩子”。在強調以人為本、健康第一、共同進步的今天,這些在文化課堂上與普通孩子無異,而在體育課堂上又顯得與眾不同的孩子,確實需要我們用特別的愛去呵護,去培育。
所謂的特殊孩子,主要是指在普通小學中就學的心智正常而身體與眾不同的孩子。比如,那些體型與眾不同的肥胖癥或瘦弱型孩子;體質與眾不同的各種疾病患者,如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還有那些心理與眾不同的孩子,諸如不同原因造成不愿與人交往、膽怯、孤獨的,平常學習生活中表現出缺少溫暖,缺少關愛,缺少朋友的;體育教學中,表現出不喜歡運動,運動技能較差,往往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等。
一、特殊孩子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現在,絕大多數的學校對有著以上特征的特殊孩子,在體育教學中基本上采取非常保守的、慎之又慎的、“寵愛有加”的方式——讓他們呆在角落里,讓他們呆在教室里,讓他們呆在樹蔭下……這樣做對學校、對體育教師來說很省事又安全,但是對學生就不公平,他們會失去一次又一次的鍛煉機會,與同伴一起交流的時間以及與同伴分享快樂的體驗。特殊孩子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在體育教學中他們屬于弱勢群體。為什么會這樣呢?本人以為,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1.大綱沒有要求
在體育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中,都沒有對小學生存在的這部分特殊孩子作出明確的要求和具體的教學方案。小學的體育教材雖然十分豐富,但是很難找到專門為這些特殊孩子設置的教材內容。也就是說,這些特殊孩子差不多被遺忘了。
2.學校放低要求
由于這部分特殊孩子的活動能力低下,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樣按老師要求完成教學任務,學校對這些孩子多是采取“網開一面”的做法,在考核評比中會因為他們的特殊情況而放低對他們的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校往往會懼怕突發事件的發生,要求教師對這些孩子要“格外注意”,這些孩子也多是觀望、休息或做些運動量極少的運動,不能夠達到鍛煉成長的目的。
3.教師精力不足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往往會為了大多數正常孩子的需求而忽略了小部分特殊孩子的利益;同時,教師的精力確實有限,學生的人數又多,要想兼顧到每一個學生是很困難的。這些問題,直接會導致兩方面的后果,惡性循環和自信喪失,如果老師對特殊孩子在體育教學方面幾乎不做任何要求,長期以往,他們的運動能力逐漸退步,導致本來就不多的自信逐漸喪失。
二、加強特殊孩子體育教學的幾點建議
如何讓這些特殊孩子能夠主動、愉快地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并能夠學會一些體育技能,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消除自卑增強自信,是我們每個體育工作者要面對和思考的問題。結合自身的教學體會,就如何加強特殊孩子的體育教學提幾點建議。
1.總體上要有特別的重視
體育教學和其他學科也是一樣的,面對的都必須是全體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是體育教學要服務的對象。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要享受同等的、公平的受教育的權益。因此,必須立足于現實,認識到特殊孩子是客觀存在的,教育部門要特別重視這些特殊孩子。
2.教學上要有特別的計劃
對這些特殊孩子的體育教學,必須在運動量、教學難度、練習要求、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上區別對待,盡量幫助他們獲得成功,讓他們也能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到自己不是弱者。比如,在教學形式上,要打破只注重班級授課,要把因材施教、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等方式共同運用;在教學內容上,要打破強調統一性的框框,注重學習內容的差異性與自選性相結合;在評價方法上,要打破評價的一致性,要實行多元性評價和特殊個體評價等方法。尤其是針對特殊孩子,要以發展的眼光去評價,用個體前后的學習成績去評價,放棄那種按規定標準評價或降低標準評價的方式。
3.教學者要有特別的愛心
承擔教學任務的體育教師,直接面對這些特殊孩子,如果沒有特殊的耐心,如果不能給予特殊孩子一些特別的愛,那再高度的重視、再詳細的計劃也會大打折扣。
首先,要熟悉情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避免由于主觀因素處理不當,造成學生體育課上身心受傷。體育教師任教班級較多,對學生了解不夠全面,怎樣摸清特殊體質的學生呢?體育教研組長、班主任就要發揮應有的作用,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必要時可以發放告家長書,請家長詳細介紹自己孩子身體狀況。收集的材料體育教師人手一份,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跟蹤了解。
其次,要有點“偏心”。就是要花點心思為特殊孩子預設好體育活動內容,讓他們有針對性地去練習。在上課的過程中,主要精力放在大多數學生的教學上,要針對班上的特殊孩子開出不同的運動處方來;同時要抽出時間適時進行指導、監督等。對待這些特殊的孩子要做到揚長避短,事物總是有相對性的,如身體胖學生的學習,靈活性差但力量一定有優勢。抓住特殊孩子積極因素的方面,多給他們鼓勵,讓他們體驗到只要努力就會有成效,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
再次,要善于“組團”。特殊孩子更多的時間是和同學們在一起學習生活,在體育教學上,許多項目都是集體項目,我們要善于組團,要充分發揮同學們團結互助的友愛之情。教學中要多采用班委與特殊孩子一幫一、體育委員和體育先進生與特殊孩子強幫弱以及集體幫個體等方式,強化特殊孩子和其他同學的“都是體育課上的一份子”的集體意識,以友愛的力量來共同進步。
喜歡運動是孩子們的天性,雖然特殊孩子在參與運動方面有這樣那樣的障礙,但只要我們能夠自上而下的關注、自始至終的關愛,一定能夠讓他們同享樂趣,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