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是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把德育教育貫穿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班級文化建設、學習榜樣等方式、途徑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德育情操。
德育教育課堂教學實施途徑德育教育是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直非常重視德育教育,把它貫穿在我的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班級文化建設、學習榜樣等方式、途徑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德育情操。
一、通過課堂教學進行德育教育,使課堂成為德育教育的主陣地
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還是應該通過教學過程來實現,教學過程重點又在課堂上,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課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我們應該明確意識到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同樣是基本任務,而且它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完善學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質,促進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促使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是中小學德育的根本目標,可見德育是一個直接關系著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問題。作為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首先就要與時俱進,更新德育觀念,明確在新課程中德育的內涵。在新課程中,對德育、德育課程必須有一個新的認識。要改變一講到德育,總是偏重于政治教育,甚至在政治與德育之間劃上等號的習慣。在上課過程中,我對課堂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視,通過和學生的雙邊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談出來,讓學生知道高尚的思想和做人的道理,并且重視培養學生的向善之心、仁慈之心、友愛之心、感恩之心、愛國之心。在教學過程中,我十分重視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并力爭做到“五個結合”,即把愛國主義教育同我國近現代史教育、國情教育結合起來;把愛國主義教育同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結合起來;把愛國主義教育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把愛國主義教育同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在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中,我們教育學生必須具備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報效祖國,造福人類。在國際主義問題教育中,我們教育學生主持正義、不畏強暴、熱愛和平,并把愛國主義同狹隘的民族主義區別開來。在我國和日本釣魚島爭端中,教育學生正確對待,把精力用到學習中,用努力學習的實際行動來表明自己的愛國之志,而不是不理智、不冷靜的對待。在精神文明建設中,我們引導學生愛護公物、勤儉節約,助人為樂,倡導“看百部電影,讀百本圖書,知百名人物,唱百首歌曲”等活動,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公德。同時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教育,通過多種渠道,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進而形成良好的德育素養,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
二、通過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德育教育
班級文化作為課堂的補充和完善,覆蓋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娛樂等各個方面。良好的班級文化會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去影響學生,有很強的感染力。我結合班級文化建設把愛國主義教育貫徹到各項活動中去,例如組織書畫比賽、詩歌朗誦會,演講比賽、創建文明宿舍、“愛班、愛校、愛國”等系列活動開展有自己特色的德育教育。通過周一的升旗儀式,升國旗,唱國歌,在國旗下演講,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加強德育教育效果。在這一活動中我們堅持做到三個結合,即正面灌輸與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德育意識,把德育教育工作扎扎實實落到實處。
三、通過榜樣的力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榜樣有遠距離的,如歷史人物、當前名人等。一般來說,遠距離的榜樣,我用來對學生進行遠景教育和人生觀、世界觀等大的方面的德育教育,重在讓學生理解他們的精神實質,學習他們的精神,并不是去模仿他們的行動。例如通過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從小立大志的做法,教育學生要樹雄心,立大志,不要虛度光陰。
榜樣也有近距離的,如學生的同學、老師、父母、朋友等。對于近距離的榜樣,我用來對學生進行日常教育,重在從小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要求學生學習他們的行動,模仿他們的一言一行,養成良好的習慣,進而提高自己的德育情操。例如讓學生放月假回家時,觀察父母一天的活動,體會父母的辛勞和不易,進而內化為自己在校學習的動力。
另外,“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古訓我們也要注意,這就要求教師自身也要起到榜樣的作用。教師要真正做到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德育觀、人才觀和學生觀,要以民主的態度與學生進行協商,不可獨斷專行,做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示范作用。過去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說教為主,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只能是被動地按教師的要求做。現在我們努力轉變角色,盡量成為學生德育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做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就要做到。教師成為德育教育行動的執行者、帶頭者。教師首先樹立教人求真的思想,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認真當好這個角色,把自己融入學生之中;作好表率作用,加強學習,注重個人道德修養,提高個人道德素質,在各方面給學生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也就是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通過教師的一言一行來教育學生,力爭把社會道德素質要求內化成學生的自我要求。
總之,德育教育是比較繁瑣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應該怕費事、怕麻煩,應該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進行。只有這樣,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得到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