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英語課程課堂教學一、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內容進行整合
把信息技術作為英語教學的認知工具和知識載體,采用任務驅動學習、研究學習、自主探究學習、協作交流學習等策略,圍繞英語學科知識的學習進行整合實驗。我在把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內容進行整合這方面的主要做法是,通過發送E-mail、Authorware、PowerPoint等手段進行整合。
1.利用幻燈片制作名片。初中英語教科書中要求學生仿照課本例子制作商務名片(Business Card)。我讓全體同學用PowerPoint制作自己的名片。這樣結合生活實際訓練學生,不但增長了學生的知識和興趣,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而且還促進了學生對電腦中的演示文稿軟件PowerPoint有了深入的理解與應用。
2.發送電子郵件。初中英語教科書中講述了Lucy發給她在美國的朋友Joe的一封電子郵件,主要介紹了中秋節(Mid-autumn Day)。在學習了這封電子郵件后,我讓全體同學模仿Joe給Lucy回一封電子郵件,介紹一下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此舉不僅幫助學生掌握了課本學習要點,還鍛煉了學生發電子郵件的技能。
3.利用Flash制作逼真動畫。在講解初中英語教科書時,為了深深的吸引學生注意力,我特地用Authorware制作了一些可動感的、逼真的教學軟件。這樣,大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模式的整合
當今教育的教學結構倡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而現在的多媒體教學就可以有效地抑制這個弊端。在整個多媒體的課程整合過程中,教師只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和咨詢者。教師精心設計并制作出多媒體后,只需在課堂上明示一下學生的任務,指導一下學生如何完成任務就行了,剩下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交給學生。
三、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習模式的整合。
1.輔助式學習模式。在這種學習模式中,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查詢信息,或者處理個別文字操作。例如,在學習“Go to the zoo”時,我就讓學生從網絡上查詢彩圖中那些不會用英語表達的動物的名稱,如老鷹(hawk)、駱駝(camel)、斑馬(zebra)、長頸鹿(giraffe)等。
2.直接式學習模式。在這種學習模式中,學生直接運用網絡自己學習。例如,耽誤了功課的同學自己主動從微機中調出要查詢的教師教案進行“補課”,學習課程時間控制自由化。
3.交互式學習模式。在這種學習模式中,學生利用網絡同時或間時進行信息交流,網絡成為信息傳遞的中間媒介。例如,進英語角聊天室進行英語交流。或者翻到中國教育頻道,“面對面”地同外教談論Outlook,遠程教育近景化。
4.自我設計式學習模式。在這種學習模式中,學生主要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個人網頁設計。我主要倡導學生把欣賞的英語文章拷貝上面,或者是自己的佳作。因為網頁內容可以交流,他們的“秘密”可以“公開”,而且誰的網頁被瀏覽的次數越多說明誰辦得越精彩,所以孩子還是很愿意合作的。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中學課程教學中的優勢尤為突出。多媒體網絡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的結構關系,建立了師生平等交流對話的平臺,建立了更為便捷、有效的合作關系,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改進了課堂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