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知識教學技能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初見端倪,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教育在綜合國力的形成中處于基礎地位,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取決于各類人才的質量和數量,這對培養和造就我國21世紀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目前,全國上下實施素質教育,是要培養學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識豐富、學有專長、思路寬廣、實踐能力強,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創造、學會生存、學會健體、學會審美,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全面推進我國現代化事業的必然選擇,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證。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素質教育呼喚高素質教師,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學方法,加強教育科研,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擔當起實施素質教育的歷史重任。
一、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
教師應該結合自身的教學,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水平。學習關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領會精神,把握脈搏,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從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各方面都要以身作責,率先垂范,牢固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增強教書育人、以身立教的社會使命感。轉變教育觀念,扭轉“重智輕德”,單純追求高分數和高升學率的傾向。加強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的責任意識 。在事業、生活和道德行為上嚴格要求自己,在教學事業上要做到“敬業、勤業、樂業、廉業”。要擁有高度的政治熱情和對學生的誠摯熱愛之情,具備崇高的敬業精神和開拓創新精神,正己正人,為人師表。
二、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
作為教師,不僅教學業務熟練,精深自己所教的專業知識,教學能力強,而且還應具備廣博的文化修養,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應從哲學、文化、語言學、藝術學、心理學、環境學、史學、倫理學等學科領域中吸取博大精深的文化素養,尤其應從具有獨特魅力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吸取豐富營養。要用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各方面的知識武裝自己,提高自己。應保持一種時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識在教學實踐中自身的欠缺,及時更新知識,提高知識層次,改善智力結構,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我,為教學注入新鮮血液,提高教育技能。
三、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教育教學技能
實施素質教育,教師應從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和傳統教育思想中解放出來,不但具備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強有力的組織管理能力,而且要具備堅實的教育科研能力,掌握和運用現代化教學工具的能力和自我調控能力和提高的能力。變革課堂教學模式,從傳統的講授式單向傳輸模式轉變到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模式上來。注重啟迪學生智慧、挖掘學生潛能,激發學生創造天賦。積極主動地從事教育科學研究,善于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掌握電教手段,學會操作計算機和多媒體。大膽接受新的教學方法,嘗試新的教學試驗,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實現由經驗型教師向創造性、育人型教師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