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歷史課程課程整合一、初中歷史課程與現代教育技術整合的重要性
1.歷史課程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課程目標。現代教育技術在歷史教學中,讓歷史通過圖形、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等媒質,呈現在學生面前,產生動靜結合的畫面和智能性啟發誘導功能,使枯燥的歷史變得直觀化、具體化,富有感染力。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有利于提高學生認知內驅力,促進積極思維,激發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2.歷史課程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能進行互動式的分層教學模式。學生之間是存在著個性差異的,現代教學呼喚分層次教學和個別化教育。歷史教學在現代教學技術的幫助下,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需要、興趣有選擇地進行學習,開發不同層次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進行各種活動。
3.歷史課程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能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根據青少年的認知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優化歷史課堂教學,創設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學生產生感情共鳴,以達到內化學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
二、初中歷史課程與現代教育技術整合的原則和方法
1.自主性原則。根據心理學理論和初中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結合計算機網絡的特點及歷史教學的要求,教學設計,首先應該立足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明確的學習目標,提供可以選擇的學習方法、學習資源、檢測練習,由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自主選擇。
2.啟發式原則。設計歷史教學軟件應特別注意教學內容的啟發性,給學生留下足夠的空間去思維。例如,學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可以畫一個簡單的表讓學生填寫“二戰的爆發、擴大、轉折、勝利”。讓學生通過閱讀文字材料,觀察圖表以及在網上與教師同學交流,學生不但能填充課本上學了的知識,還能填出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3.合作性原則。運用計算機教學既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適宜的環境,也為學生的學習環境創造了良好的空間。因此,圍繞一些歷史問題展開師生間、學生間、小組間以及班與班之間的網上討論與交流能激發學生的靈感,優勢互補。
三、初中歷史課程與現代教育技術整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不能濫用現代現代教育技術。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卻走入了這樣的誤區:即現代現代教育技術成了課堂的中心。在一節課的時間里,圖文、動畫、音頻、視頻等無所不包,學生不斷地接受視覺、聽覺上的刺激,學生就像一臺機器,被動地接受現代現代教育技術這臺“機器”的“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明確整合點,不要讓教學目標在追求浮華中迷失。
2.不能完全摒棄傳統教學方式。現代教育技術輔助初中歷史教學是以計算機為主要教學工具的教學。但計算機畢竟是機器,在教學過程中它替代不了通過師生交流與溝通而進行的知識傳遞與情感交流。因此,現代現代教育技術技術輔助教學必須與傳統的、常規的歷史教學密切結合,配合使用。要避免“現代教育技術萬能觀”。
3.不要盲目加大知識的容量。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方便快捷地提供大量的知識和信息,但歷史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不要隨意加大知識的容量。盲目加大知識的容量與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