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群建設,是高等院校教學改革的重要趨勢,是順應教育改革、尊重高校內部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是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專業人才需求的重要手段。以青島農業大學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為背景,闡述了依托農業學科優勢建設農產品特色物流課程群的意義、目前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及農產品物流課程群建設的思路和要求。
物流課程群課程建設
課程群建設是近年來高等院校課程建設實踐中出現的一項新的課程開發思路,其基本思想是內容聯系緊密、內在邏輯性強、屬于同一培養能力范疇的一類課程作為一個課程群就行建設,打破課程內容的歸屬性,從培養目標層次把握課程內容的分配與實施。通過課程群建設,能夠按照整個學科的教學要求及專業特點,建設成一整套界定明晰、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系列課程。隨著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社會對物流專業性人才的需求逐漸白熱化,高等院校在專業型人才培養教學改革中,課程群建設逐漸成為培養高質量、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條件,也是專業建設中極為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一、建設農產品物流課程群的意義
1.響應社會發展對物流人才提出的要求。山東省是農業生產和出口大省,同時青島、煙臺、威海等沿海地區是全國重要的出口大港,因此,農產品物流和港口物流業將成為未來幾年山東省重點發展的重點產業之一。農產品物流和國際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對既懂基層管理又懂一線操作的應用型專業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大。青島農業大學是山東半島地區兼具地理區位和農業學科優勢的綜合性大學,應及時通過教學改革,調整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素質提出的新的要求。
2.突出辦學特色,提升農業院校競爭力。高校規模化擴張造成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青島市5大本科院校和十幾所高職院校均設有物流管理專業,各校專業一致,培養方案趨同,培養的人才知識結構同化,導致學校招生和學生就業競爭白熱化。作為農業院校,在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方面,應突出學特色,與其他院校形成差異化,提升學校競爭力。
3.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組建課程群有利于教師對課程教學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解決課程教學所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水平。課程群教學團隊將圍繞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目標,整合資源,建設農產品物流課程群網絡教學平臺。通過平臺建設,優化課程資源配置,避免課程之間的重復建設,積累建設成果,為課程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提供長期保障。
4.培養專業技能,提升學生專業技能。課程群建設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課程變革提升學生的知識面、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包括已開設的《物流管理》《倉儲管理》《農產品物流》《國際物流實務》及擬開設的《冷鏈物流》共5門課。群內課程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物流管理》《倉儲管理》是專業基礎課,《農產品物流》《冷鏈物流》是針對農產品物流開設的專業課,《國際物流實務》是針對港口物流和國際物流開設的專業課,以適應半島地區物流業發展的需要,為培養學生農產品物流專業技能和國際物流專業人才創造條件,提升我校學生競爭力
二、目前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1.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缺乏統一性。物流管理專業培養方案中規定,培養通曉現代物流技術、國際物流運作以及農產品物流的基本操作規程,知識面寬,物流技術應用能力強,能夠適應沿海經濟發展對物流管理人才特殊需求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而目前,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10門專業課的課程內容過于寬泛,農產品物流和國際物流的專業特色不夠突出,農業院校的學科優勢不能凸顯。
2.課程之間缺乏有機統一性。目前以單門專業課程授課為主,缺乏系統性課程整合。各門課程各自為政的課程體系,導致課程評估局限于對單元學科的價值判斷,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專業課程之間在內容上不存在“系統性”和“連貫性”,缺乏有機統一,使物流管理培養計劃難以達到整體優化與協調,易造成不必要的課程重復建設、銜接不暢、教學資源浪費等。
三、農產品物流課程群建設的思路和要求
1.建設目標。課程群建設應從專業建設的高度,本著“寬口徑、厚基礎、重特色、強能力、求創新”的教育理念,以應用實踐能力培養為根本的課程改革思路,大膽重組課程,科學處理課程之間的關系,全方位改革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促進該課程群中各門課程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2.農產品物流課程群的構建:
(1)課程體系體系改革。“農產品物流課程群”所包含的課程是培養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農產品專業技能的核心課程。以“基礎性、綜合性、時新性、開放性、整體優化”為準則,分析課程的性質、相互關系以及課程間內容的銜接,構建結構合理、層次清晰、相互配合、相互滲透、課程間相互連接的課程體系。包括《物流管理》《倉儲管理》《農產品物流》《冷鏈物流》《國際物流實務》共5門課程,其中《物流管理》《倉儲管理》是物流管理專業基礎課,《農產品物流》《冷鏈物流》《國際物流實務》是專業課,形成打造學科優勢、培養專長技能的一個有機課程體系。
(2)課程群理論教學內容的優化整合。農產品物流課程群構建過程中,須對相關課程的內容進行重新設計。在課程組織上,對整個課群進行整體規劃,突出每門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強調課程的關聯性,避免課程之間內容的重復。因此,需要統一編寫課程群內各門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處理好各門課程之間內容的關系,使課程群中各門課程知識系統化。
(3)課程群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為了實現課程群的教學團隊之間共享課程群的知識,僅采用課程體系和教學大綱是不夠的,可以借助學校程群網絡教學平臺,為群內課程提供多個教學資源的交流、協作、資源互補及信息的共享。包含課程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大綱、電子教案、網絡課件、教學錄像、例題及其習題解答、實驗指導書、實驗數據處理等、網上答疑等。
四、結束語
課程群建設是當前高等院校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通過課程群建設,能夠最大限度地加強課程之間的聯系,優化課程內容,將實踐教學與課程群建設緊密結合,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才能更好地實現專業培養目標。青島農業大學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群建設應以物流管理學科群的整合和特色專業建設為契機,在課程群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實驗教學和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入改革,使之成為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黃玉昌.地方院校計算機專業課程群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韶關學院報(自然科學版),2009,(3):138.
[2]陸為群.高師院校課程群建設的原則和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11):110.
[3]廖旭暉,戴建國.汽車服務工程專業課程群建設探索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15):104-105.
[4]李慧仙.高校課程群三論[J].煤炭高等教育,2006,(7):113-115.
[5]謝文武,韓瑾.課程群建設中課程內容的融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增刊):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