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各高校紛紛開設電子商務雙語課程,但作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課程,其教學實施過程難免存在某些問題需要一步研究和解決。
電子商務雙語教學經管類專業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電子信息技術的完善,電子商務正不斷改變著居民的消費習慣和企業的商務活動方式,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來自國際數據電子公司(IDC)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電子商務企業超過15萬家,交易規模3萬億元,其中居民在線消費規模近8千億元。為適應這一新形勢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學校在經管類專業中開設了電子商務課程,且大多數采用了雙語授課的模式,側重從經濟和管理的視角,講解電子商務的實施和應用。本文對經管類電子商務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的可行性進行了論述,總結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并嘗試提出一定的建議,希望對未來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所啟發。
一、經管類專業電子商務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首先,從課程內容上來看,電子商務是基于各級各類網絡將位于不同交易地點的交易各方聯系在一起,這些網絡是基于國際通用的協議建立的,交易各方之間的溝通也主要采用英文進行,最終形成電子商務這一無國界的商務形式。相應的,以電子商務為主要講授內容的課程也要采用世界通用的語言,避免教學內容同經濟現實脫節。同時,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也將為教學活動提供比較豐富的案例素材和實踐基地。
其次,從教學目的上來看,雙語教學是促進學生專業英語學習,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重要途徑,各教育部門都非常重視雙語教學的建設。《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明確提出要推動雙語教學課程建設;雙語課程的數量和質量也曾長期列入本科教學評估體系;一大批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已經被先后批準設立。由此,開展雙語教學是大勢所趨,其外部環境非常有利。
最后,從課程設置上來看,電子商務往往作為經管類專業的選修課在高年級開設,側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而非加深學生的知識深度。此時,學生往往已經學習了經濟學和計算機的相關課程,具備了學習電子商務這一跨學科課程的專業知識和一定的英語素質,有必要轉入專業英語的學習。
二、經管類專業電子商務雙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技術知識講解困難。今天的大學生早已習慣了網上購買和支付,對電子商務的商務環節并不陌生,但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卻并不熟悉計算機技術知識,而電子商務的發展大多由技術的創新所引起,因此,有些技術環節是始終無法規避的,但這些技術知識的闡述往往是抽象和晦澀的,這就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師資隊伍力量薄弱。雙語教學對任課老師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有很好的專業知識儲備,而且還要有過硬的語言技能,能夠熟練運用英語傳授專業知識。但從目前來看,由于電子商務是新課程,授課教師大多是從相鄰專業中抽調過來的,既懂英語又懂專業的老師仍相對較少,不能很好的將專業知識同語言水平結合起來,影響了授課效果。
此外,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高年級開設電子商務時,學生的英語水平已經出現明顯分化,有的學生取得了托福或雅思的高分,而有的學生還沒有通過英語四級,此時盲目擴大英語比重將會造成學生的努力方向分化:一類關注語言學習,一類關注學科知識的學習,整體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同時,語言水平不過關的學生可能對雙語教學有著一定的抵觸情緒,對雙語課程的教師評價打分偏低,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師的積極性。
最后,教材選擇空間較小。目前中國作者自行編寫的電子商務英文教材不多,且大多強調電子商務的技術層面,定位電子商務專業,而非經管類專業。因此,多數雙語老師傾向使用國外原版的教材,但部分由于英文原版的影印在中國受到授權和印刷的影響,教材版本普遍偏舊,比如Schneider的“ElectronicCommerce”國外到第九版,國內到第七版;Turban的“ElectronicCommerce:ManagerialandSocialNetworksPerspectives”國外到第七版,國內到第五版。
三、經管類專業電子商務雙語教學的幾點建議
首先,借助多媒體和案例教學,將陌生的技術融入熟悉的商務外殼中,激發學生的興趣。以講授IP地址和域名為例,在講完IP地址的定義后,可以展示幾張學生熟悉的網站截圖,比如京東商城、淘寶網和卓越亞馬遜,然后列出60.28.204.142、61.55.165.251、203.81.17.246,讓學生對號入座,學生往往不能完全答對,此時,再列出www.360buy.com、www.taobao.com和www.amazon.cn,說明前面的數字是IP地址,后面的字母表示是域名,幫助學生直觀的區分兩者的不同;最后回到IP地址和域名的嚴格定義,讓抽象的語言表述變得生動起來,解釋二者的區別;最后,可以告訴學生查看某個域名的IP的方法,布置作業讓學生課下查看某些網站的IP,幫助學生課下復習。
其次,合理安排英語比重,突出專業知識的教學。一方面,教師應當提供途徑幫助學生度過語言關。外文原版教材的語法不難,難度主要來自于生詞,因此,授課教師可以在每學期開課前編印并發放專業詞匯手冊或注釋手冊,當然,這個手冊的頁數最好不要太多,避免學生失去興趣。另一方面,學生對雙語教學有個逐步適應的過程,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反應和內容的難度隨時調整中英文比重。每學期的第一堂課都要摸底各班的英文水平,并將英語比重初步定在大多數學生能夠聽懂的水平;對某些內容貼近生活的章節可以適當增加英語的比重,而技術性強的章節英語的比重需要調低;對反復提到的內容最初可以使用中文,之后逐步轉向英文的表述。總之,專業課的開設始終應以專業知識的學習為主,語言是手段而非目的,因此,整個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應避免將專業課變成英語學習課,避免陷入單純詞匯和語法學習的怪圈,只要不影響閱讀和表達,相關的語言細節沒有必要深究。
最后,加強師資建設和教材建設。一方面,教師應當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專業學習和英語學習,承擔起雙語教學的責任。同時,在經過多輪教學嘗試后,教師可以結合本校實際,嘗試編寫適合的教材。另一方面,學校需要加強雙語教學的總體設計,有意識的培養雙語教師,合理設置教學評價體系,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保證雙語授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敏.電子商務雙語教學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8):54-55.
[2]王紅霞,姚娟.電子商務專業本科雙語教學實踐探討[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8,(8):89-9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教學教改立項“外語院校經濟類專業雙語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究”(項目代碼PXM2012_014221_000041)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