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動漫產業的發展和動漫人才需求出發,對高職動漫教育的培養模式進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分方向培養專業核心能力的改革思路,對分方向培養模式的課程體系、方向設置、師資發展等方面進行了較系統的分析,研究了多方向培養模式的特點和問題,總結了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和改進方向,對高職院校動漫專業的改革進行了大膽嘗試。
高職動漫教育培養模式核心能力分方向
一、動漫產業蒸蒸日上
隨著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國產動漫在經歷了蹣跚掙扎期后,將以行業洗牌和升級帶動整個產業,動漫產業必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動漫產業在我國的發展有一定的優勢。第一,市場優勢。中國3億多未成年人和巨大的人口優勢使得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動漫潛在消費市場;第二,政策優勢。2006年以來,國家和各地方政府出臺了一批鼓勵動漫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營造了有利于原創動漫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和動漫基地;第三,資源優勢。五千年文明積淀的豐厚文化資源,是中國發展動漫產業的巨大寶庫。這些優勢是動漫產業發展壯大的前題。
動漫產業發展的基礎則是動漫人才的培養。動漫教育在我國雖起步較晚,但目前已初具規模,形成了既有面向研究開發型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又有面向應用型人才的高職高專、中專和各類培訓教育的體系化形態。開辦動漫專業及相關專業的院校已經由最初的幾所發展到現在的400多所。在未來的幾年里,還將有更多的院校開辦動漫專業。呈燎原之勢的中國動漫教育必將推動動漫產業成為中國蒸蒸日上的朝陽產業。
二、人才缺口日益明顯
然而,動漫教育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瓶頸,動漫人才的匱乏隨著市場需求的日益擴大已日漸明顯。雖然目前各類院校每年能提供的畢業生已達5萬人左右,但還是遠遠無法滿足動漫產業對人才的渴求。而且由于動漫教育與動漫產業存在一定的錯位,使有限的畢業生在就業時被迫分流和淘汰,專業就業率不容樂觀。究其原因,主要是動漫教育模式單一、同質化現象嚴重,使培養出來的學生適應不了產業多層次、多方位的人才需求。嚴峻的現狀讓中國動漫教育界人士開始對當前單一的動漫教育模式進行反思。原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廠長、吉林動畫學院副院長常光希認為:根據動漫產業的結構方式和發展趨勢進行教育結構重組勢在必行。浙江工業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常虹也認為,教育結構和培養格局的多元化發展才是當前中國動漫教育的方向。如何調整教學理念,改革培養模式、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動漫人才培養實效等問題已成為各類院校近期需要認真研究和分析的緊迫課題。
三、改革培養模式迫在眉睫
由于高職院校及動漫專業都起步較晚,所以大多數高職學院在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上還沒有解放思想,還過度依賴本科類院校的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培養的畢業生崗位針對性不強,不能滿足動漫企業的人才需求。往往是畢業生面對企業的招聘現場感到很迷惘,不知道該應聘哪個職位,最后只能被企業拒之門外。所以一直以來,高職院校畢業生從事專業的就業率持續走低。這一現狀已成為行業、學生及學校共同關注的執點問題。就業的好壞代表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它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招生情況。而良好的生源又是學院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從畢業生折射出的一系問題說明,高職動漫教育的形勢很嚴峻,改革培養模式已迫在眉睫!
1.多方向培養模式的思路
動漫高職教育是以實用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導,主要是為動漫企業培養動畫師、建模師等這類高級技能型人才。而我們現在的課程體系內容大而全,全而淺,淺而無用。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必須對課程體系進行調整,加強針對性課程的設置,分方向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技能,使畢業生與企業崗位需求對號入座。
動漫專業的學生雖然整體培養目標是一致的,但每個學生的藝術追求、個人特長及發展方向是不一樣的,于是2008年我院開始嘗試分方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即采取了同一個課程體系下的多方向培養模式。學生在掌握動漫基本理論和技能的基礎上,在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上選擇適合自己能力和興趣的發展方向,進行針對性的核心能力強化學習。
不同的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自己的師資能力、硬件設備等條件開設不同的專業方向。我院經過認真的調研分析后,在確保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的前提下,確立了動漫專業的三個發展方向,分別是:二維動畫設計方向、游戲美術設計方向和影視動畫設計方向。三個方向的培養目標分別對應企業的二維動畫師、游戲設計師、影視動畫師等相關崗位。三個方向在時間上是并列進行的,在難度上是逐漸加大的,這樣學生就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自愿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向。學生上課的形式采用教學班和方向班相結合的形式,即共同課程在教學班進行,分方向課程在方向班進行。
這種多方向、階梯式培養模式的優點在于,對企業來說,多方向有利于學生與企業崗位的對接,保證了我們培養的就是企業需要的。對學生來說,階梯式是因材施教的一種最好形式,不同難度的課程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促進了人才的培養成功率。
2.課程體系分析
我院的動漫專業學制為3年,整個課程體系分3個部分: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培養部分、核心能力的培養和強化部分、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拓展部分。按照分方向培養模式的思路,第一、三部分為學生的共同課程,第二部分為分方向課程。不計公共課、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動漫專業的總課時達1336學時,其中共同課時為892學時,分方向課時為444學時,兩者的課時比例約為2︰1。在時間分配上,分方向課程主要在3、4、5三個學期進行,共同課程則主要在1、2學期,其他學期也有少量分布。具體課程設置情況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動漫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的基本理論和拓展知識包括三大構成、動畫概論、動畫運用規律、視聽語言、影視作品賞析、中外美術作品賞析和建筑設計史,等等,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包括素描、色彩、雕塑及相關軟件(PS、3Dmax、Maya、ZB等)的應用。在此基礎上,再將專業核心課程分成三個方向,每個方向分設四門。由于三個方向使用的應用軟件分別是Flash、3Dmax和Maya,所以從學習難度來看,二維動畫設計方向相對簡單一些,而影視動畫設計方向則相對復雜一些。
這種分合相結合的課程體系,使不同方向的課程既獨立,又相互聯系;既保證了學生專業知識的廣泛性,又加強了其單項能力的針對性,符合應用型和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要求,最大限度地以企業崗位需求為目標進行學生能力的培養。
3.師資發展分析
由于動漫專業是近幾年的新興學科,各高職院校的動漫師資正處在一個蓄積階段,無論是引進新的教師人才,還是培養改造老的教師力量,都需要有一個長期的合理規劃。分方向的培養模式對師資力量的持續和合理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一方面,學校在引入教師人才時,可以更有方向性,可以針對教師的某項專長“不拘一格降人才”,而不必因過分考慮綜合因素將專項能力優秀的教師排除在學校之外。另一方面,學校在培養和改造原有師資力量時,可以更有針對性,可以更好地合理分配教師資源。古人云“術業有專攻”,教師在教學任務比較重的情況下,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一個專業方向的研究上去,可能更容易出成果,出水平。
總之,作為動漫專業的教師在行業不斷發展的前提下,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做好專業定位、按方向進行教學研究不失為一個好的快捷的辦法。
4.探索與嘗試
我院從2008年開始嘗試分方向培養模式,當時全年級4個班共有學生165人,在二年級分方向時,二維動畫設計、游戲美術設計、影視動畫設計三個方向的人數比大約為1︰2︰2,產生出5個方向班。學生在選擇方向時表現出了一定的特點,如二維動畫設計方向班的學生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非常熱愛二維動畫的,一部分是學習3Dmax和Maya稍感吃力的。前者是主動去學,后者是認頭去學,所以班里的學習熱情非常高,在各門課程的訓練中涌現出了許多優秀作品,他們在二維方向班都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而游戲美術設計和影視動畫設計方向的男生人數更多一些,男同學在挑戰性和三維感覺上更具有自信心,所以有多名優秀學生被選拔參加天津市職業技能大賽,并取得多個一等獎的好成績。為其他年級的學生樹立了榜樣。
幾年來,我院在分方向培養模式的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經驗,學生崗位針對性的加強,避免了那種什么課都學過,什么課都不精的弊端,專業核心能力整體得到了提高。多數畢業生都能較好地定位自己的就業方向,相對順利地找到與專業相關系的就業崗位。就業情況的好轉也帶動了良好的招生,在目前生源逐年遞減的形勢下,我院動漫專業卻連續幾年超計劃完成錄取,已形成招生、教學、就業的良性循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天津市2007年開辦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技能競賽以來,我院在動漫設計、平面設計和影視片頭設計賽項中,共有24名學生獲得一等獎并保送升入本科學習,連續5年蟬聯天津市第一。
分方向培養模式的成效增加了我們繼續改革的信心,我們將緊跟行業發展,大膽嘗試符合企業要求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探索高職動漫教育的客觀規律,走出一條具有高職動漫特色的發展道路,使高職教育與企業真正實現無縫對接。
5.總結與改進
在2008年后連續幾年的實施過程中,我們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其一,學生在選擇方向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趕時髦和從眾心理使選擇二維動畫設計的人數在逐年減少,選擇影視動畫的在不斷增加,各方向的學生人數不均衡,加大了教學管理的難度。其二,有些學生沒有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長客觀地去選擇方向。學了一段時間后,由于個人能力的問題跟不上,產生怠學的情緒,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其三,分方向加大了教學成本和投入。如2008年動漫專業有4個教學班班,分方向后就變成了5個方向班,無形中增加了一個班的教學成本和投入。
要想解決以上問題,就必須對分方向培養模式進行不斷改進。措施之一,今后在分方向前,要認真做好宣傳和講解工作,把三個方向的培養目標、從業情況、難度指數等充分給學生講解清楚,盡可能地使學生客觀地選擇符合自身特點的專業學習方向。措施之二,在分方向前,組織召開學生座談會,請二年級各方向的學生代表與各班學生進行座談交流,用學生的自身體會去指導其他同學對核心課程的認識。措施之三,在分方向前,組織學生深入動漫企業,進行參觀學習,讓學生親臨一線崗位,親自了解專業特點和崗位要求,增加他們認識專業方向的客觀性。
四、探索是動漫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
高職動漫教育承擔著為朝陽產業輸送大批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而各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又參差不齊。所以,探索是動漫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為高職教育指明了方向。高職動漫教育要深刻認識動漫產業的發展規律,精準把握行業的具體需求,定位好有別于本科教育的的培養目標,積極拓寬校企合作的途徑,不斷深化和細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通過不斷地探索,才能找出一條適合高職自身優勢、具有動漫自身特色的職業教育之路。
參考文獻:
[1]劉源.高職高專影視動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4).
[2]產業司.動漫教育:對接需求是劑“消炎藥”[J/OL].中國文化報,2012-1-17.
[3]段蕾.淺析中國動漫產業發展之瓶頸[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