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貿易、商務的發展,我國的英語教學發生了許多變化,這就促使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有了很大的發展。高職汽車英語作為一種ESP,它結合基礎英語與汽車專業兩種教學,因此,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的英語教學領域,它都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如果在高等職業ESP教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為其他學科的教學樹立了榜樣。
ESP汽車英語探索 一、引言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縮寫,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專門用途英語”或“特殊用途英語”,如旅游英語、商務英語、財經英語、醫學英語、工程英語等。它具體分為EOP/EVP職業英語,EAP/EEP學術/教育英語和EST科技英語。ESP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其教育目的是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由于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實用價值高,倍受各級各類英語學習者的歡迎和ESP從業人員以及語言學家們的垂青。
ESP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后期。當時,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科學技術及經濟迅猛發展,在世界各國日益頻繁的交往中,英語日漸成為最普及的交流工具。在這一發展進程中,人們學習英語的目的也由單一性向多樣性轉化,學習英語不再被看成僅僅是獲得一種良好的教育,它逐漸與職業、學業和就業等相關的多種需求聯系起來。因此,為了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多種學習需求,ESP應運而生。
二、ESP理論在高職汽車英語教學中的探索
(一)專門用途英語(ESP)
1985年4月語言學家Strevens在斯里蘭卡ESP國際討論會上曾提出,專門用途英語有四個根本特點和兩個可變特點。四個根本特點是:(1)課程設置必須滿足學習者的特別要求;(2)課程必須在內容即主題和論題上與某些特定的學科、職業以及活動有關;(3)重點應放在努力使詞法、詞匯、篇章結構與那些特定的活動相適應的語言運用上;(4)必須與通用英語(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有鮮明的對照。兩個可變特點是:(1)可以只限于某一種語言技能的培養(例如只限于閱讀技能或言語識別等技能的培養);(2)可以根據任何一種教學法進行教學(也就是說,盡管交際法通常被認為是最適合ESP教學的,但ESP并不只局限于交際法)。ESP核心理論是需求分析,以揭示ESP學習者的需求及其學習目的,不僅肯定需求存在,還要對這種需求進行認識。ESP課程是對學習者需求的具體細化,語言課程有學習者需求的內容。這樣,學習者就會有積極態度去學,使教學過程成為挖掘他們學習潛力的過程。根據Hutchinson Waters(1991)的研究,專門用途英語學科主要涵蓋三大領域:科學技術(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EST)、商務經濟(English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簡稱EBE)、社會科學(人文研究)(English for Social Sciences,簡稱ESS)。
ESP教學在中國興起比較晚,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科技、貿易、商務的發展,專門用途英語教學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科技英語和商務英語。近幾年汽車工業迅猛發展,它為社會提供了很多工作崗位,比如說汽車維修技工,汽車銷售人員,設計人員,工程師,售后服務人員,汽車保養工人等等。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加強要求汽車從業人員有較好的英語運用能力。汽車英語作為一種ESP,把基礎英語與汽車專業結合,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上都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教育工作者如果在ESP教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就為ESP在汽車工業上的發展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二)高職汽車英語教學現狀
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高級職業技能復合型人才,其英語教學方針是“實用為主,夠用為度”。高等職業學校有自己的英語測試標準:全國高等職業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即A、B級考試。因此考生有一個較合理的認定自己英語學習水平的標準,但這只是體現了“夠用為度”的原則,要做到“實用為主”還遠遠不夠。“實用為主”正是高職教育的精髓所在。它以職業教育的理念組織教學活動。
高職院校的汽車英語主要是針對汽車維修(含汽車制造與裝配)和汽車營銷專業的學生開設的,因此汽車英語在高職中又可分為汽車維修英語和汽車營銷英語兩個分支。對汽車營銷專業的學生,根據他們將來就業方向,他們所應用汽車英語的場合應該是在向外國客戶推銷汽車,介紹汽車性能、價格等。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學生,日后使用的英語側重于零部件及說明書等應用文的閱讀。根據需要分析的教學方法,只有全面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基礎,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才是適合高職汽車英語教學的正確方法。但是目前的高等職業學校的汽車英語教學存在一些問題:高職院校一直是以培養學生動手應用能力為目標的,英語課程的教學自然也以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為根本出發點。但是一些高職院校中的汽車英語教學沒有考慮到高職學生參差不齊的英語基礎,雖然加入了汽車專業英語的講授但是沒有做到因材施教,這使得學生學到的汽車英語停留在對詞匯、短語的機械學習上,學生沒有能力去運用這些詞匯;汽車英語雖然與其專業結合,但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夠,課堂教學總是存在教師唱獨角戲的情況,沒有實現教學目標。
(三)ESP理論在高職汽車英語教學中的探索
通過我們對高職英語教育尤其是對高職汽車英語教學特點的分析,我們發現,目前,目標明確、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ESP教學方法是一種既適用又有效的教學方法理論。為改進高職汽車英語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汽車英語教學進行改革:
1.汽車英語教學材料
汽車英語的教材一般關于汽車維修等方面的理論陳述性知識較多,課文較多為說明文,比較枯燥;結合專業特點和市場需求,主要是企業的需求,選取不同的教學材料。如維修專業側重于詞匯和應用文閱讀的教學。營銷專業則應側重于英語交際口語和專業術語的講授,為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也可結合企業或用人單位的需求編制講義,滿足工作多種需要,這才是職業教育的主要目的。
2.教師的綜合素質
講授汽車英語的英語教師多半沒有受到過專業汽車知識的培訓,對汽車知識的掌握不夠充分。教師一方面要努力做好教師的專業知識培訓工作,如與企業多溝通等;另一方面對學生要做到因材施教,結合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三、結論
汽車英語作為一種ESP,在我國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但是由于汽車英語課程在我國高職院校中剛剛起步,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很多困難,這就對其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將ESP理論應用于汽車英語教學,探索合理的教學方法,會使這些問題迎刃而解,該研究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Jack C.Richards等.朗文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辭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Hutchinson,T.Waters.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Cambridge:CUP,1987.
\\[3\\]朱梅萍,沈憶文.外語院校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模式探討.中國ESP研究,2010,(1).
\\[4\\]張鸰.ESP教學進程中的教師準備和教師發展.長沙大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