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云:“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高爾基也曾經說過:一切偉大的事業,或者說一切大事,都是由小事組成的。這就啟示我們:要把事業做成功,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將小事做細、做精。筆者認為教學工作在這方面顯得尤為突出,一所院校是否具有精細化、高水平的管理,是否是同類院校中的佼佼者,從日常教學的精細化管理中就可以體現出來。
作為技工類院校的一名普通教師,筆者認為在日常教學中,精細化管理關鍵要突出一個“細”,這個“細”字有下面幾層含義:
一是備課。每節課都必須提前備好課,把計劃在課堂上講授時所涉及到的教具都提前準備好。
二是方法。指教學方法,即結合自身的優點,多借鑒同事或者同行甚至專家的教學管理方法,取長補短為我所用。
三是周密。授課過程每一環節必須考慮到,不留死角。同時,要求條理清楚,層次清晰,每一個知識點講到了什么地方、進行到什么程度要一清二楚。
在做好“細”字的同時,我認為做好精細化管理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樹立精細化管理的意識
精細化管理是全員智慧、力量發揮、集合的結果。技工院校的管理同樣是由一個個細節組成的,從教學、組織、人事、財務到后勤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和每位師生息息相關。因此,精細化管理不僅僅只是體現在課堂上,而是需要集合每一個人的力量。只有大家都認識到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意義,認真做好各項工作,院校才有可能快速發展。
精細化管理是一個不斷改進、不斷完善和長期發展的過程。作為教學管理的手段,精細化管理的目的是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掌握學習技能。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進行,一些教學方法管理制度也會有可能不太適應教學現狀。因此,有必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對精細化管理進行修正,以研究制定新的措施。
二、制定精細化管理制度
加強制度建設,確保精細化管理順利實施。要明確如何備課、如何講課、授課進度、此課程在本專業所占比重,一點一滴都不能有任何疏漏。將每個課堂環節作為本系精細化管理的切入點,通過全系工作程序和標準,做到每一項業務、每一件事情都有目標,有落實,有監督。制定好四個方面的制度:
一是職責類制度。內容包括明確每個人、每個部門的工作崗位及職責,各盡其責,做到事事有人負責,人人有事負責。
二是規范類制度。內容包括工作規范要求、考核評估細則,這些制度具有一定的導向性和約束性。
三是福利制度。內容包括教師的崗位培訓、在職進修以及教師待遇等內容。目的是,鼓勵教師進行深造,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并凝聚人心,做好和諧校園建設。
四是制度建設類制度。內容主要是對上述制度進行討論、修訂,與時俱進,及時增加新的內容
三、核心是“以人為本”
管理的主體是人,精細化管理必須“以人為本”。把管理制度的強制性實施,改變為自覺遵守和執行,這是對嚴格規范管理的升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主要體現學生身上,具體做法是:
尊重理解學生,與學生全面溝通;
完善激勵機制,激發班級活力;
開發學生的潛能,創建學習型班級;
開展自我管理,增強班級凝聚力。
精細化管理不是對以前管理模式的否定,而是在現有成績的基礎上,通過調查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實現精細的、科學的管理。精細化管理的精髓在于將細節貫徹到工作的始終。因此,精細化管理是一種文化,它體現在規章制度中,更在每一個人的心里。技工院校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精細化管理,關鍵是要搞好和諧校園的建設。只有學生樂學、老師樂教、職工樂業,精細化管理才能落實到實處,并產生重大的效益。
(作者單位:山東理工大學、淄博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