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歲末,發生在印度洋的一場海嘯吞噬了近30萬個生靈。當世人為這突如其來的災難、為那些瞬間消失的生命唏噓喟嘆的時候,一個名叫蒂莉的10歲英國小姑娘的故事,給心靈受到重創的人們帶來了些許安慰:這個正與家人在泰國普吉島海邊度假的孩子,用她不久前在地理興趣課上學到的知識,預見到海嘯的到來,讓其母親引領游人迅速撤離,因而挽救了包括其一家四口在內的100多個生命。
在天災人禍面前,生命的脆弱與無助常被凸顯出來,“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成了許多宿命論者的人生信條。小蒂莉的故事卻告訴人們:沒有上天的庇佑,你也可以成為自己的保護神。
“好人一生平安”是中國人常有的祝福。其實,這不過是人們的良好愿望而已。真正決定一個人能否一生平安的,除了其置身的環境外,還取決于其“防患于未然”以及應對種種災難、危險、侵害的意識、知識與能力。
所謂安全防范,就是指做好準備和保護,以應付被攻擊或避免受害,從而使被保護對象處于沒有危險、不受侵害、不出事故的狀態。眾所周知,保護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對于公民個人來講,其生命與財產安全最直接的責任人就是自己。當一個人處于危險境地時,誰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讓其脫離險境?是自己!在可抗力面前,個人完全可以也理應有所作為。小蒂莉的故事甚至昭示,即使在不可抗力面前,個人也可以有所作為。
做自己的保護神,安全防范意識必不可少。有防范意識這個“鐵將軍”把門,安全系數必然大大提升。反觀那些被盜、被搶、被騙、被害者,十有八九少了安全防范意識這個“把門人”。
做自己的保護神,安全防范知識必不可少。7歲的深圳女孩袁媛,運用老師所教知識,遇險不亂智救父母,為成功營救煤氣中毒的雙親的生命贏得了寶貴時間,保全了自己的家庭。對個人安全而言,在一定程度上,知識決定命運。
要做自己的保護神,安全防范技能必不可少。隨著智能化犯罪的日益增多,防范技能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防范效果的好壞。只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才能確保安全。在安全技術防范服務日益發展、安全需求不斷增多的今天,適當借助科技手段、“花錢買安全”,無疑是智者的選擇。""
"""(選自《成長閱讀》,南京大學出版社)
【閱讀訓練】
1.對全文來說,文章第一段具有什么作用?
2.文章介紹蒂莉的故事時,為什么不生動形象而又具體地把這個事情作詳細介紹呢?
3.我們怎樣才能做好“做自己的保護神”呢?請根據文章內容說說你的看法。
4.對比論證是常見的論證方式之一,試從文中舉出運用對比論證的例子,并作簡要分析。
5.為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掌握必要防范技能,學校準備開展一期安全教育周活動。請你幫助校學生會為這次活動擬寫兩條宣傳標語。
(周俊根 設計)
(參考答案見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