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師資隊伍建設是中職學校發展的永恒課題,而年輕教師是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本文從勤于學習、勇于實踐、善于反思、嚴于律己四個方面,結合中職教育教學特點和筆者的工作體會,論述了年輕教師強化自身修養的途徑。
關鍵詞:中職教育 年輕教師 修養 途徑
年輕教師是中職學校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肩負著培養優秀職校生的歷史使命,只有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提高綜合素質,才能應對新形勢下中職教育所面臨的新任務、新挑戰。筆者從事中等職業教育二十多年,在實踐中總結出中職年輕教師加強自身修養的四條途徑,即勤于學習、勇于實踐、善于反思、嚴于律己。
一、勤于學習
學習關系到年輕教師自身的進步,從而關系到中職教育的成敗。對年輕教師來說,學習不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時代賦予的重要責任和義務。
修養來源于知識,有修養的人一定是重視學習的人。溫家寶總理在視察北京四中時說:“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安全,知識就是幸福。知識可以改變人生,也可以改變世界。”知識在教師職業生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是知識最重要的傳播者和創造者。學深為師,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則要有一桶水,而且應是“常流水”,能在一桶水里把好的、需要教給學生的東西提煉出來教給學生,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勤于學習和研究,掌握知識、技能和技巧,是教師加強自身修養的基礎和前提。一要學習政治理論和法律知識,目的是保持理論上的清醒、立場上的堅定、政治上的成熟、法紀上的自律,努力做到德育為首,以德育人、依法育人。二要學習現代中職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增強駕馭現代職業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三要學習歷史人文知識,提升自身文化底蘊,堅守人文教育原則,從而避免學校教育大批量地“生產”出“有知識沒文化”的學歷人。四要鉆研所從事專業、學科的專業知識、技能、技巧和社會需求。當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中職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教師要不斷學習研究職業教育的方針、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學習方法指導,突出教育教學工作的職業性、崗位性、針對性、實踐性、靈活性等,否則就有可能因難以適應職業教育的發展變化而被淘汰。對于年輕教師來說,更是如此。
二、勇于實踐
實踐是教育教學工作最生動的課堂。年輕教師走出校門來到學校,他們接受了正規的高等教育,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但書本理論和實際教學還有一個銜接和融合的過程,因此年輕教師要學會用已有的理論指導現實的教育教學工作,研讀教材,尤其是課程標準;把握中職教育方向,積極參加教育教學科研活動,從教育教學實踐中尋找問題,通過科研活動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年輕教師要深入班級、宿舍,深入學生,親近學生,愛生如子,大膽實踐,經風雨、見世面、多磨練,就能吸收營養、提高素質、強化修養。
年輕教師應該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既能掌好舵育好人,又能劃好槳教好書,既是高明的教育教學組織者,又是出色的教育教學踐行者。不管你是學富五車,還是才高八斗,不干、不實踐一切就等于零。任何事業都是干出來的,而不是“吹”出來的。干好事業是這個道理,提升修養更是同樣的道理。教師的修養如何,不是從嘴里說出來的,而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磨礪出來的,這樣不用說別人也會由衷信服。教師的修養都要在教育教學工作和生活實踐中養成,還要在實踐中驗證。實踐是成就事業的磨刀石,也是提升修養的練兵場。
三、善于反思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育教學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所作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成長=反思+經驗”。教育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過程中的一種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方式。總結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反思的基礎上把日常教育教學和生活實踐中零散的東西系統化,把感性的東西理性化,從中找出教育教學規律性的東西。
對年輕教師來說,無論認識問題、解決問題,還是推進教育教學工作,都離不開經驗,經驗是在反思中溫習、總結中提升的,每走一步,都要注意反思、總結經驗,對的就堅持,錯的就改正,新的問題出來了就抓緊解決。
生活中的現象往往能給我們以深刻啟示。劈過木柴的人都知道“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如果斧頭落在結疤、疙瘩處,就像劈到石頭上一樣,震得兩手發麻,隱隱作痛。做人也好,從教也好,就像劈木柴一樣,遇到困難挫折,關鍵是要勇敢面對,反思、總結。一個善于反思、總結的教師,能從每次工作失誤、錯誤中認真分析得失,及時調整自我,將失誤、錯誤轉化成自己的一筆財富,在不斷反思、總結中成長,贏得教育教學工作新的成功。年輕教師一定要正視自身的缺點、不足,認真剖析,使之成為今后成長可借鑒的資源,從經驗型教師成長為研究型的教師。
四、嚴于律己
律己是年輕教師強化自身修養的過程中應當特別注意的問題。“師者,人之模范”, 溫家寶總理說:“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學生心靈的健康和成長是任何東西都不可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 ”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教育學生不只在課堂上,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感染、影響著學生。所以,年輕教師必須加強師德修養,以自身良好的行為感染學生,以富有魅力的人格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學生、同行及社會的尊重。
“身教重于言教,身先足以帥人,律己足以服人,輕財足以聚人,量寬足以得人”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而做起來大家都也發現:這個過程中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在新的歷史環境下,教育教學工作者也免不了受到各種紛擾的誘惑,名利總是讓人心動神搖,難以自持。而恰恰在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前,往往最能顯示出一個人的本色修養。
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雖然與社會不良誘惑接觸的機會較少,但是一旦利欲熏心,出現“一念之差”,不注重小節,存在僥幸心理,將“一發而不可收”,不僅個人會受到嚴肅處理,還玷污了學校教書育人的凈土,更為嚴重的是自己的家庭和學校也受到傷害。因此,年輕教師必須強化自身修養,果斷拒絕第一次不良誘惑,因為第一道“防線”一旦被沖破,往往會“兵敗如山倒”。面對名利、權力、金錢、美色等種種誘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認認真真對待工作生活中的每個“第一次”,才能在正義與邪惡、廉潔與腐敗的較量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年輕教師在嚴于律己、升華修養方面的努力必須堅持不懈,明晰個人與家庭的情感線、道德與法紀的高壓線,深刻認識到教育教學工作與升官發財是“犯沖”的,從來就是“兩股道上的車”,無法并行,無法兼得。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就要始終保持安于寂寞、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胸襟,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誰要在教育教學工作與升官發財上面搞“結合”,注定要身敗名裂、人毀財空。俗話說得好,“做事一陣子,做人一輩子”。年輕教師一要學會做人,二要學會做事,以人立事,以事立德。
總之,年輕教師只要在職業教育教學工作和生活實踐中勤于學習、勇于實踐、善于反思、嚴于律己,修身立德、為人師表,就能成為師德高尚、業務精湛、能夠擔負起新世紀職業教育重任的人才,成為無愧于黨和人民的優秀教師!
(作者單位:河南省南陽市宛西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