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子技術基礎是電學專業的基礎課程,而電子技能實習是培養學生電子專業基本技能及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當前電子技術教學的發展已不能滿足社會對電子技術人才的需求,改革電子技能實習教學模式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電子技能 實習教學 教學模式
早期的電子技能實習教學,多以教師為主導,教師要花費許多時間向學生講解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實驗原理、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等。學生往往疏于思考,“照方抓藥”難以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這樣就容易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實習效果不夠理想。其次,一般的實習教學缺乏綜合性與設計性,雖然能達到“分解培養”的目的,但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遠遠達不到課程的要求。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行教學改革,鼓勵教師創新,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專業的特點,采取“啟發研究式實習”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有效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筆者對啟發式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如下的探討。
一、注重基本技能訓練教學
電子技能課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電子實習的基本技術和技能,為使學生“學以致用”,教學重點應放在電子元器件的認識、測量和應用、簡易電路的制作等訓練上。在訓練課中,將由教師來講授改為學生自己動手來操作,教師起指導與組織技能訓練的作用。同時所選訓練操作內容必須是在實習中要經常用到和必須掌握的。訓練時,教師可先向學生講授有關測量原理、元器件的焊接技巧以及介紹使用方法,然后由學生自己動手練習,強化技能訓練。如:晶體三極管測量的訓練課教學中,教師先簡單介紹三極管的內部結構以及三極管的類型、極性的判斷和三極管質量鑒別方法后,由學生獨立操作測量教師提供的各種類型三極管。力求使學生達到熟練找出質量好的三極管和損壞的三極管等訓練要求。在實習課中學生可隨時提出問題,師生雙向交流,鞏固教學成果。通過一系列的鑒別技術訓練,學生可以熟練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和方法。
二、強化技能實習課的教學
實踐是認識的第一源泉,只有堅持不懈地強化技能實習課的教學,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在課前必須要求學生認真預習實習內容,擬寫實習提綱,逐步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然后要求學生寫實習報告:實習目的、實習儀器,實習步驟、測量數據及注意事項等內容,供教師審閱。在上基礎實習課時,教師首先劃分各實習小組,學生互相講解和討論本次實習的有關問題,既可以加深對實習原理的理解,也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實習操作,記錄測量數據,結合數據討論現象,既鞏固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利于科學素質的訓練和發展。實習任務都必須獨立完成,學生應做到獨立思考,發現問題互相討論,學生應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其實習經驗以及實習技巧也能有較明顯地提高。
三、開展開放式實習課的教學
通過一段時間的基本技能訓練和基礎實驗課的教學,在學生掌握一定的實習技巧后,教師要提高實習教學的要求。從培養學生學會完整的實習研究方法入手,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因此在實習課中,要多開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的課題。由于開放式實習課帶有綜合性和設計型實習的特點,學生在教師啟發下,掌握研究問題的方法,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實習中教師要確定實習任務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要綜合性地運用已學過的理論知識、儀器設備及實驗方法的實習課題。實習還要具有研究性和設計性,根據布置的實習任務簡單地介紹相關方法,并指導學生制訂計劃。實習中學生要積極主動、加強合作才能順利完成實習任務。如:在單管放大電路實習中,從選擇元件、調試工作點、測試信號、故障修理等都應由學生獨立完成。實驗中教師只提供電子元件和銅板給學生,要求學生自己設計電路和制作線路板,并選取符合要求的元件安裝在線路板上,進行焊接和調試,然后進行信號波形的測試,最后再進行簡單故障的維修。教師應對學生在實習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指導,讓他們自己得出結論,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實踐證明,啟發式實習教學模式能夠加強學生實習技能技巧和動手能力的培養。隨著在教學中的不斷探索,相信啟發式實習課將進一步完善。
(作者單位:江西省冶金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