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現狀及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著力從實用與實效的角度提出了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德育教育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國家為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師資整合、教育教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加強,逐步走上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發展道路。但目前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現狀令人擔憂,中職學生的教育與管理已經成為當前中職教育最為突出的問題。加強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德育教育勢在必行。
一、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現狀分析
近年來,中等職業學校錄取學生的整體素質在走下坡路,生源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道德缺陷。中職學生還未成年,正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人生閱歷有限,對職業的了解很少。多數學生是因為未考上高中不得已來到中職學校學習的,他們或深或淺地為自己打上了失敗者的印記,對未來感到希望渺茫的人不在少數。他們多存在自暴自棄的心態,缺乏學習動力,缺乏自信心與責任心,自我約束能力較差,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缺乏職業理想,抱著混日子的想法過一天算一天。這樣的學生顯然是與現代生產對職業人才的要求相差甚遠。中等職業學校擔負著為社會培養合格勞動者的重任,因此加強德育教育是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改變生源現狀、提升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
二、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德育是教育者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紀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質教育的總和。
一是相當一部分中職學校的德育教學,在教學方法、內容上比較偏重理論教學,注重知識的記憶和書本教學,聯系實際不夠。理論教學內容多,職業技能教學不足,實訓教學少,這是德育教學的通病。德育教學缺乏對職業道德教育內容、方法、手段、規律、性質、模式、特點以及專業設置、教材、教學目標等的深入研究,特色不夠明顯。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的后果就是道德知識與道德能力脫節,學生懂得一定的道德規則,卻又在現實中經常手足無措。
二是德育教師在教育觀念上也存在錯位和偏差。不少教師認為中職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屬一個年齡階段,兩者在身心特點上有許多共同之處,因此可以采用一樣的德育教育模式,沒有認識到中職學生思想、心理狀態的獨特之處。
三是錯誤地認為職業教育是一種“不正規” “低層次”的教育,降低了對教學質量的要求,忽視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尤其是職業道德教育。社會環境對中職德育教育也存在較大的負面影響,使得學生接受的道德約束急劇減弱甚至消失。而不健康的家庭教育也使中職學生的道德教育走向簡單化和極端化。
我們應該認識到,良好的道德有助于個人更好地生活,而不是對個人進行不必要的干預。德育應該是快樂的、有用的,道德的完善比技術和職業訓練更為重要。
三、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的對策
1.與時俱進,改進德育教育機制
建立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全員德育機制,形成一個以德育教學為主、各種活動為輔的德育工作模式。引導廣大學生把個人的成長進步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國家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爭做時代的主人,爭當人民公仆,樹立建設祖國、奉獻社會、振興中華的遠大志向。加強對學生的革命傳統教育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建設家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把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內化為自覺行動。堅持依法治校,加強法制教育,開展法制講座,組織學生進行法制參觀,讓學生知法守法。通過構建一個全員參與、全程管理、全方位滲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使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針對性。
2.突出特色,創新德育教育方法
職業教育的定位是“以就業為導向”,因此德育要以高尚的職業道德、強烈的職業意識為基礎,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離開職業和專業特色,中職德育就會失去立足點,培養出來的學生就缺乏競爭力,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
將綜合性實踐活動作為延伸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載體, 充分重視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結合學校教學研究工作,不斷豐富德育課程的內涵,使之成為深受廣大學生歡迎的思想道德教育載體。加強學生管理,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把教育教學與學生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實施持久到位的常規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與做好德育工作相結合, 對校園內花草樹林、名言警句等環境因素賦予德育教育的內涵,努力營造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環境,使置身其中的廣大學生能夠不斷地、經常性地受到熏陶。注重學生心理狀況和心理健康,成立心理咨詢室,除開展日常的心理咨詢、心理教育活動外,還可組織團體心理訓練,通過這種活動來幫助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沖突,增強對挫折的耐受力,挖掘潛能,促進心理成熟,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增強學生網絡安全防范和網絡道德意識,形成對網絡道德的正確認識,養成道德自律。加強對校園網站的管理與建設,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的興趣愛好,使網絡成為貼近學生的德育新陣地。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結合,形成全社會都關心和支持中職學生德育教育的良好局面。
3.挖掘潛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的素質、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要提高中職學校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增強其教書育人、以身立教的責任感, 增強其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律己意識, 使他們成為學生思想道德的示范者和引路人。教師應密切聯系學生,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特點,切實發揮疏導作用。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互動,給學生以人性的溫情,喚醒學生的潛能,用自身的高尚德行和人格魅力感化學生。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重視,充分發揮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學校要重視和關心教師隊伍建設,適當改善教師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建立公平競爭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的組織氛圍,使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德育工作中去。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任重道遠,應以人為本,按照學生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采取措施,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從而使他們在未來能夠擔負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重任。
(作者單位:秦皇島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