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論述了機械基礎及機械制圖課程的一體化教學設計,宗旨是成功探索出一條適應職業教育、為專業技能服務的機械基礎及機械制圖課程教學之路。
關鍵詞:機械基礎及機械制圖課程 一體化教學 設計
中等職業學校機械類及工程技術類相關專業的基礎課程,是關于機器結構、運轉方式、工作原理和裝配關系的學科。是用圖樣確切表示機械的結構形狀、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術要求的學科。
傳統教學中,機械基礎、機械制圖雖然內容上相互關聯,但兩門課程獨立授課,這樣勢必造成學生在沒有建立起對機械、機構和零件的足夠認識時產生學習機械制圖的困難。此外,這兩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圍繞學科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展開,教學方法上偏重理論,與與生產實際脫離,缺少針對性和實用性。
鑒于上述原因,筆者學校將電氣運行與控制專業的機械基礎和機械制圖課程采用一門課程的形式進行傳授,即機械基礎及機械制圖課程,并采用一體化的教學方式。
一、確定機械基礎及機械制圖的典型工作任務
機械基礎及機械制圖的典型工作任務來源于專業的培養目標、崗位工種和崗位能力。電氣運行與控制專業以培養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調試、運行與維修的操作人員為主要目標,主要崗位是電氣設備安裝工、常用電機檢修工和維修電工,這些工種需對電器設備或電機的機械部分比較熟悉,必須具備以下崗位能力:機械零部件的安裝和拆卸能力;查找機器故障能力;機械零件制圖和機械裝配圖識讀能力;機器的維護和修復能力。確定崗位能力的同時確定了教學目標,由此可以確定機械基礎及機械制圖課程的典型工作任務和學習領域。
二、機械基礎及機械制圖學習情景設計
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和崗位能力確定機械基礎及機械制圖學習領域,按照崗位能力形成階梯和知識銜接順序設計10個學習情景,以機械零件的結構、作用、型號、裝卸等工藝要求作為主干線,穿插必要的知識鋪墊,每一個學習情景對應一項技能訓練。
三、機械基礎及機械制圖課程一體化教學實施步驟
每一個學習情景都可根據內容分為若干工作任務。機械基礎及機械制圖課程的一體化教學實施方案根據10個教學情景設置了17個工作任務,每個工作任務都有明確的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并體現出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和評估5個環節,每個工作任務分別設置教師任務單和學生任務單?,F以減速器螺紋連接件的維護這部分內容的任務單為例進行說明。
學生參照任務單和教師指導,明確應該完成的任務和需要掌握的操作能力,經過自己評價和組員互相評價,最終由教師根據學生實訓表現對學生任務單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考核。
(作者單位:烏魯木齊鐵路運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