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很多高等職業院校開設了物聯網專業,但物聯網技術所涉知識廣泛、內容繁多,高等職業院校的物聯網專業是否能培養出合格的物聯網人才,首先要解決專業定位的問題,本文對此進行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物聯網 專業 定位
一、物聯網的概念
物聯網是通過RFID、無線傳感器、GPS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通訊和信息交換,以實現智能化識別、監控、定位、管理的一種網絡。簡單地說,物聯網是指把世界上所有的物體都聯接到互聯網上,形成物聯網。目前,物聯網公認為有三個層次,最底層是感知層,收集物聯網世界里的第一手信息;中間層是網絡層,將從底層獲取的數據傳輸出去;最上面則是應用層,將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完成物聯網“收集―傳輸―處理”的三個步驟。
二、物聯網專業定位的重要性
從技術上講,物聯網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技術,它所涉及的核心技術有傳感器技術、RFID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其中有很多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比如傳感器技術、無線技術等,這里覆蓋的領域有:電子技術、網絡技術、軟件技術等,但從學校培養人才來說,覆蓋面大并不是好事,因為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不可能將這些技術全部教授給學生,就算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也只能泛泛而談,達不到高等職業院校所要求培養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標。因此,開設物聯網專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專業定位的問題。
三、物聯網專業定位的依據
1.從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定位
武漢市“十二五”規劃中將大力發展物聯網,將實現物聯網全覆蓋,重點發展新一代移動通信、新型顯示器件、地球空間信息、軟件及服務外包等產業,培育物聯網、云計算、三網融合、網絡增值服務等新型產業,打造區域性信息服務及服務外包基地。
2011年3月,武漢市黃陂區政府宣布將在黃陂南部經濟發展帶內建武漢北物聯網科技產業園。建成后,該園可容納500家左右規模企業入駐,年產值將達100億元,預計總投資200億元,首期投資65億元,規劃占地面積1500畝,首期建設500畝,建設物聯網研發孵化區、電子物流區、智慧城市區、物聯網硬件制造區、物聯網配套區等五大園區。
從上述信息來看,武漢市將大力打造物聯網產業,而專業的定位則要跟區域經濟匹配起來。
2.從學校本身基礎的角度定位
一個專業的開設與發展,需要很多硬件或軟件條件,比如實驗實訓設備、相應的師資隊伍等。將專業方向定位在學校本身沒有任何基礎的方向上是不可取的,后續的發展也相當困難,所以要借助于學校現有的基礎。比如,很多學校開設有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應用電子技術等專業,這些專業與物聯網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些專業大多經過多年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積累了豐富的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經驗。另外對于所需的師資隊伍可以在上述相關專業轉入部分教師,因為這些專業的教師有自己本身專業的背景,通過培訓學習可以比較快地掌握物聯網專業的相關知識和技能。
四、物聯網專業定位
1.專業定位
根據以上闡述,可以將專業定位在面向物聯網產業,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培養具有扎實的物聯網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從事物聯網工程項目的規劃、施工管理、安裝調試、售后服務、維護管理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所從事的崗位
(1)物聯網組網技術員,從事與客戶溝通、系統方案擬定、產品選型、成本評估、物聯網工程施工組織及系統集成等工作。
(2)物聯網系統管理員,從事物聯網系統管理、網絡運行維護、監控、故障排除、網絡系統優化和升級等工作。
(3)物聯網應用系統管理員,從事信息管理、業務分析管理、服務管理等物聯網應用系統使用及應用系統維護、數據庫管理等工作。
(4)物聯網設備技術支持與營銷員,從事物聯網設備營銷、售后服務、技術支持工作。
3.能力目標
具備物聯網常用設備的安裝、調度能力;具有物聯網組網方案擬定及物聯網組建能力;具有物聯網應用系統管理與維護能力;具有使用網絡管理軟件、網絡編程工具、網頁設計軟件的能力;具有從事網絡設備營銷與技術支持工作的能力。
4.主要課程設置
計算機專業英語、物聯網概論、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路由器原理及使用、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原理及應用、電子技術、數字信號處理、操作系統、信息安全基礎、數據庫原理與應用、嵌入式開發等。
(作者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