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生普遍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探求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教師急需解決和思考的問題。本文就在教學實踐中采用的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啟發式教學法進行闡述。
關鍵詞:中職學校 經濟法 教學方法 思考
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學生沒有接受過法學的系統教育,雖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但基本素質普遍比較差,對于高度概括、原則性和抽象性較強的法律規范的知識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加上經濟法課程本身內容固有的嚴謹性,如果單靠教師一味的說教教學,學生會感覺十分枯燥,無法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探求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教師急需解決和思考的重要問題。在教學實踐中,筆者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豐富生動,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通過案例把經濟法基礎課程中抽象的原理、概念具體化,把其置于一定的實際情景之中,使學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原理、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的用處、表現,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的同時,也使學生恰當地掌握這些原理、概念所具有的特定含義和意義。教學的案例可以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圍繞一個或幾個問題,從周圍的實際生活或者書刊報道中選取。在講授完理論部分后,結合所講內容,可以采用留思考題或課堂討論的方式進行案例分析,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講評。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例,教師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有關“消費侵權”的典型案例。學生本身就是消費者,對相關案例并不陌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各小組分別準備了“問題奶粉事件”“在超市買到過期食品”和“影院禁止自帶飲料入場”等多個貼近實際的案例,讓學生體驗到學科知識能被用來解決生活的問題,引起學生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從而提高學習主動性。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用演出的方式,來組織開展教學。教師要運用小品、短劇或實現模擬等形式寓科學教育于表演過程中,把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巧妙地結合起來,使教學過程生活化,藝術化,使學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學習科學知識,激發學習興趣。角色扮演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所以選擇的角色應該是學生感興趣的。我們常選擇的角色是和知識點有關,并且是學生所向往的職業,如企業家、會計師等。表現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王海打假案”,教師可以就“知假買假能否要求雙倍賠償”組織學生仿真討論。在課堂上可以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代表王海,另一組代表經營者,要求根據自己的角色各自陳述理由。又如以“勞動保障法”為例,教師首先設置多個問題情景,如“與應聘者簽訂合同”“試用期剛滿即被解雇”和“女職工懷孕被調崗”等,然后分配部分學生扮演情景中的應聘者、試用期員工、正式職員,部分學生扮演總經理、人事部經理及某部門的負責人等角色,并提出各人按各自的崗位職責處理有關問題。角色間有利益沖突,有協作,學生依據所學理論知識,在表演過程中闡述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仿真案例由于強調了它的仿真性,因此涉及的知識面廣,內容較多,學生課下需要查閱大量資料,在小組討論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廣泛接受他人的信息,在交流中不斷得到他人的信息,完善和豐富各角色對應的教學內容,對擴大學生知識面非常有好處。
三、啟發式教學法
啟發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認識水平。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必須要有可供選擇的材料,重視選材的典型性和生動性。例如,合同生效的條件通過合同成立是一個事實問題,而生效則涉及法律問題,不同人或在不同情況下訂立合同行為所具有的法律效力是有差異的。但有何差異,應與生活中的實例相聯系,使學生在心中提出疑問,產生尋求答案的渴望,激起學生的探索興趣。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一般可以采用提問式,通過預先設計的知識點可能會出現的疑問,提示學生主動地對該知識點提出疑問,引導學生主動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允許學生在課堂上向老師提問,這樣在不斷的提問中,充分吸引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注意力,使得該知識點不斷清晰地呈現出來,并使之有立體感和豐富感。在提問和解答中,師生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答案,有利于學生拓寬視野,也有利于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和興趣。
總之,教師的知識素養和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經濟法的樂趣,讓學生愛上經濟法,也讓教學變成“有效教學”。
(作者單位:廣西石化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