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為學生安排更合適的實習崗位,解決實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譬如學生的實習傷害事故等,是實習管理工作的頭等大事。本文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從制度的規范與落實方面分析學校實習工作的管理策略。
關鍵詞:實習 瓶頸 制度 管理
一、實習教學在中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中職教育屬于技術應用型教育,以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術應用能力為標準,本著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培養中、高層次技術應用人才為目的,以提高學生從業實踐能力為教學原則,促使教學從計劃方式向市場驅動方式轉變,從傳統的學科型向社會需求型轉變,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
在這一轉變中,中職學校要想得到長足發展,就應根據本校實際,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確定教育培養目標和定位,在實踐教學中突出對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和從業能力的培養。
二、制約學校實習教學發展的瓶頸
實習教學在職業教學中的地位如此重要,但學校職業高中學生的實習工作卻存在著諸多瓶頸。因為學校是一所“義務教育初中+職業高中”的混合型中學,共有義務教育階段24個教學班1200多名初中生,以及烹飪、酒店服務與管理、計算機軟件、電子商務、電腦美工等五個專業的約750名職高生。同時,學校又是區屬唯一的一所中等職業學校。這種混合型的辦學形式和特殊的地位,決定了學校職業高中學生的實習和就業的尷尬——辦學規模小、影響力不夠。每年230名左右學生的實習和就業就成為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
三、健全和完善規章制度,破解實習管理的瓶頸
近年來,我們接手實習工作后,與領導和老師們一起積極尋求對策,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就業為導向、以校企合作為依托,扎扎實實規范實習教學的管理工作,很好地解決了制約實習教學的一些瓶頸問題,有效地促進了實習教學的持續內涵發展。主要方法和措施如下:
1.建立校企合作機制,為學生鋪就就業之路
一方面,學校較小的辦學規模決定了學校的職業教育缺少資金和實訓設備的投入,學生實習的崗位有限;另一方面,企業缺少為其“量體裁衣”的專業技術應用人才。建立校企合作機制有利于校企雙方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即企業為學校提供實習場所和市場需求信息,使學生在實習期間就能真正接觸到生產實際,充分提高實際操作能力。這將大大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術素質,企業也會因此找到更合適的專業技術應用人才。
目前,學校已與珠海度假村酒店、香格里拉酒店集團、海泉灣度假城、珠海九洲油輪有限公司和圓明新園旅游有限公司等建立了校企合作機制,很好地解決了學生的實習和就業的崗位問題。
2.依據法規、健全制度,使實習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根據教育法律法規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教育部、財政部制定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辦法》,其中第六條明確指出“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學生實習管理制度,要有專門的實習管理機構,要加強實習指導教師隊伍建設,要建立學生實習管理檔案,定期檢查實習情況,處理實習中出現的有關問題,確保學生實習工作的正常秩序”。為此,學校根據職業教育發展要求和企業及學校合作發展步伐,以學校教學質量為中心,從強化學校內涵發展規范管理需要出發,多次征求實習指導教師意見并通過進入企業調查研究,逐漸完善了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編印了《珠海市南屏中學學生實習手冊》,從而規范了實習生的管理,使實習學生到企業參加頂崗實習有了規章制度,不僅使實習生管理實現了規范化、人本化、和諧化、系統化,而且使學校實習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落實制度,嚴格管理
一是強化法制意識。首先,定期組織實習指導教師學習《職業教育法》《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辦法》和學校實習生管理制度,增強教師依法從教及管理意識。其次,各學科專業教師以學校管理規范為準則協同行動,依法教書育人。第三,利用板報、廣播、校園網絡等多種媒體廣泛宣傳。第四,每位新到實習指導教師隊伍的老師,學校及時發給一本學校管理規范、實習生手冊和實習指導教師管理制度手冊,使之通曉并遵守。
二是落實管理。如學校有實習指導教師管理制度。酒店服務與管理和烹飪專業的實習生反映實習指導教師沒有及時處理學生實習事故。經過實地調查,發現情況屬實,確有對相關實習指導教師批評教育的必要,于是及時做了批評教育并且及時向學校通報。既落實了學校制度,又落實了教師的崗位職責,收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應。
三是加強檢查指導。學校要求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每月寫一篇實習報告,每學期讓實習單位的帶崗實習老師進行一次實地成績評估;實習指導教師通過“電訪、走訪、檢查、評估”四個環節對實習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使學校各項實習管理規章制度深入人心,真正落到實處。
4.協議解決實習事故,遵章辦事,維護實習生的權益
根據教育法律法規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教育部、財政部制定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辦法》的第十條,建立學校、實習單位和學生家長經常性的學生實習信息通報制度。學生到實習單位頂崗實習前,學校、實習單位和學生本人或家長應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各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學生在校內參加教學實習,學校和學生本人或家長是否簽訂書面協議,由學校根據情況確定。
鑒于實習生權利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缺失,導致實踐中實習生權利受到侵害得不到充分的法律保護,因此學校、企業和學生簽訂一份三方實習協議和購買學生實習責任保險就顯得非常重要。從實習生權益保護角度出發,學校實習協議從以下事項做出約定。
(1)實習期內實習時間的約定。根據勞動法的約定,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如確因特殊情況超過8小時的,實習單位應參照加班工資的計算方式向實習生支付報酬。
(2)實習期間實習報酬的約定。約定實習期內實習單位每月向實習生支付合理的實習報酬,拖欠實習報酬的按違約處理。
(3)實習過程中實習生發生傷亡的處理。從實習生權益保護角度出發,可與實習單位約定發生傷亡事故的,由實習單位比照工傷保險待遇的標準支付傷亡待遇,以避免因法律依據缺失導致實習生權益受損。
(4)實習生在實習期知識產權歸屬的約定。
(5)發生糾紛的處理。可約定友好協商及訴訟的處理方式。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簽協議書,明確三方責任、權利與義務,使學生權益得到有力保障。
學校在開展實習活動過程必須要做的三方面工作:首先,實習開始前在學校進行生產安全培訓講座,邀請企業安全生產負責人給參加實習學生做安全培訓工作,企業把生產流程做專題培訓。特別是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做安全方面的強調和警示。其次,學生被企業錄用為實習生之后必須簽訂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協議書,約定相關內容,明確三方責任、權利與義務,使學生權益得到有力保障。再次,如果實習生發生事故,第一時間學校實習指導教師和企業負責人要對學生事故進行及時有效處理,并且及時通知學生家長和按照相關程序上報。
近年來,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和諧施教,使學校實習管理工作實現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保證了學校學生實習可持續發展,并使學校真正能夠履行職責,維護老師學生權益,為預防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受到人身傷害而不斷努力探索工作方法和完善工作制度。
(作者單位:珠海市南屏中學職業高中、珠海曾正理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