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筆者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工作重心,建立了“網絡暢通,制度健全,活動強化,機制推進”的全員德育管理體系,構建了“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反饋意見—解決問題”的全員育人值班深化模式。
“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實行值周制度,組建文明監督崗,檢查巡視,持之以恒,加強日常行為管理。學校建立了校、處、班三級管理制度,形成縱橫交錯的管理網絡,由校長、德育主任和班主任組成德育領導小組,明確德育管理的職責,從校長到最基層的班級,形成垂直的縱向聯系。第一層次——決策層:強調對學校德育工作的領導、協調;第二層次——執行層:貫徹學校德育工作意見,落實德育工作要求;第三層次——操作層:直接對學生進行德育管理。同時加強教導處、實訓處、招生辦、總務處等部門之間的橫向聯系,促進學校德育工作上下左右的聯系。班級實行值周制度,組建文明督導崗,行政處室實行全員育人管理,“行政值班”與“全員育人值班”相結合,每周固定組別值班檢查、校園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制定改進措施。德育工作步入持續改進和不斷提高的運行軌道,從組織上保證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制度上深化了對學生整體素養的塑造和提升。
一、“全員育人值班”深化模式的實施方案
1.指導思想
面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了加強筆者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樹立良好的校風,抓出實效,構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務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機制。針對目前學校生源實際狀況和教育學生難度增大等問題,與時俱進,改進創新,制定《馬鞍山市職教中心全員育人制度實施方案》,引導廣大教職工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明確任務,加強管理,落實學校辦學目標,推進學校教育教學發展更上新臺階。
該方案采取定人、定時、定標的方法,面向全體,對教育對象實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并納入學校各部門的考核管理。
2.建立健全各崗位德育職責
(1)校長:學校德育領導小組組長,領導制訂全校德育長期、中期、近期目標;主持領導小組例會;對學校德育工作負全面責任,聘任班主任。
(2)書記:圍繞德育目標,制定落實措施,主持學校德育工作、學生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務;主持班級考核、學生行為督查工作和落實班主任培訓考評制度,主持家長委員會工作和有關工委小組工作。
(3)學生處主任:主持全校的德育研究工作,組織理論學習,及時介紹先進經驗。組織進行教師業務培訓和考評工作,主持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會,組織學生開展讀好書活動。
(4)教務處主任:確保政治課開足上齊,專任教師到位;對德育學科滲透進行全面督導;配合總務處合理安排好學生的學習、活動、休息時間;組織對學生進行惜時勤學教育。
(5)團委書記:領導和主持學校共青隊、少先隊、學生會工作;主持開展學生自我教育工作和校內外各項文體活動、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等。
(6)總務主任:對學生就餐、就餐紀律及衛生習慣進行督查,組織對學生進行艱苦奮斗教育。
(7)保衛科:加強對全體教師、班主任及全校學生開展學生安全等各項教育,做好消防、交通等保衛工作,組織開展學生法制安全教育活動。
(8)實訓處:加強對學生的崗位技能培訓工作,要求學生做到“一專多能”,上好每一節實訓課,取得技能合格證書;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技能競賽活動,做好實習學生的安全生產和崗位培訓,教育引導學生愛崗敬業。
(9)班主任:主持班級日常工作,組織各項活動,協調各科教師教育工作,進行家訪,主持班會工作,對學生操行進行評定。
(10)政治課教師:落實教育大綱要求,對學生系統地進行世界觀、人生觀教育和民主與法制教育,做好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等。
(11)各科教師:結合教材特點和教學特點進行德育滲透,協助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
(12)生活指導教師:教育學生勤儉節約;全面指導學生提高“三自”能力,即“行為自律、生活自理、學習自主”;組織“文明宿舍”評比工作與日常衛生等檢查工作。
(13)門衛:教育學生言行舉止要禮貌,上下樓梯遵守秩序,做好課間公共場所的巡視檢查工作,學生進出校門注意交通安全,做好門崗登記工作。
3.具體內容
(1)抓好隊伍建設,營造全員育人氛圍。第一,發揮德育領導小組的核心作用。學校成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書記親自擔任組長,副校長擔任副組長,各行政部門中層干部、年級組長和各位班主任擔任組員。學校定期召開德育工作研討會,探索學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不斷促進德育目標的實現。第二,加強師德建設。學校繼續開展師德教育系列活動,牢固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進一步組織班主任認真學習《關于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職業道德水平。強化“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增強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學校、服務于學生的意識,使樂于奉獻、勤于探索、勇于創新成為廣大教師的自覺行動。第三,加大對教職工師德表現的考核力度。嚴格按照學校制定的《師德建設實施方案》和《教職工全員育人考核規定》對全體人員進行考核。
(2)全體動員,落實全員育人舉措。第一,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學校將進一步落實《班主任工作職責》,加強對班主任常規工作的考核和特別獎的考核工作。落實對學生的《德育千分制考核方案》的實施和檢查工作,落實德育學分的考核工作,增強責任感和服務意識。倡導科學的管理方法,重視過程管理與目標管理的結合,全面關心學生,促進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舉辦班主任培訓班,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提高班主任的理論水平和管理能力;開展教師評比活動,發揮優秀班主任的榜樣示范作用;通過師生互動、家校互動等活動,讓班主任有幸福感和成就感。重視培養年輕班主任,通過師徒結隊、培訓學習、觀摩交流等活動,讓青年教師學習管理班級、指導學生的方法,盡快走向成熟。
第二,“全員育人”意識深入人心。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相關文件,真正認識到德育工作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人人都要銘記自己是學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育人教書,學校無小事,事事都關系到學生能否健康成長。開展行政值班、全員育人教師值班、教師進班級“一對一”談心談話活動、對特殊群體的幫扶教育活動。
第三,建立班主任周工作總結制度。設立班主任周工作總結制度,利用每周一班會課,由班主任組織學生進行總結、反思,對本班上周工作進行總結,對班級好的現象進行表彰,對不良現象進行批評。班主任在班會課后將上周情況匯總,并將班級中未到校學生情況及班級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填表上交,以便學校及時了解班級情況。
第四,開展任課教師的談心談話活動。全員育人要求老師堅持每半月至少與學生個別談心一次,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在學習方法、生活、行為等方面幫助其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同時要求受導學生每半月向老師匯報生活學習情況,建立工作手冊,記錄師生活動全過程。
第五,學生的值周活動安排。每周安排一個班級的學生參與值周,值周內容包括設立校園文明監督崗、國旗下講話、班級遲到學生檢查、班級儀容儀表檢查、早操情況檢查等。通過學生值周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校園管理中,強化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提高自治、自理能力,增強主人翁意識。
第六,班級學生《德育千分制考核》工作。學校制定了《德育“千分制”管理方案》,對學生的行為習慣、課堂紀律、儀表規范、參與活動等做了細致規定,進行加減分考核,實行日查、周結、月評、學期匯總制度,由班主任組織成立班級學生考核小組,全過程參與測評,對違反規定的方面采用扣分制量化。學生在市、校各類活動中有突出表現和小小進步,都可以在“千分制”中得到體現,任何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行為和成功經歷都可以在學校的評價體系中體現。這樣一方面樹立好的學生榜樣,另一方面采用以德補智的辦法,將德育考核超出的分值折合到文化課的學科考試分中,給學習差、品德差的學生設立一個目標,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項文體活動,通過參與活動加分,讓學生明白“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從點滴小事做起,樹立信心。
第七,落實行政人員、教師值日制度。由于學校規模大,學生多,建立教師值日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是防止突發事件的有力措施。由學生處統一安排,每天有6名教師負責課間、中午、放學后至靜校管理,重點是巡視,發現學生問題及時糾正處理,解決學校中午就餐及放學后教育教學秩序難以保證的問題。
第八,建立指導學生成長的檔案袋,記錄所帶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閃光點和不足點,對癥下藥,制訂改進和發展目標并指導其完成。
第八,建立家校聯系制度,及時與學生家長聯系,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幫助和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學生實習的安全教育和創業教育等。
第九,建立首遇責任制度。首遇責任制,就是要求所有教職員工在校內外遇到學生權益受侵犯或學生違紀、惹事的情況時,都有責任及時制止,當面教育,并將事情經過及處理結果及時上報年級組或教育處。對于突出的典型案例在教育研討會上交流,對優秀的教育人員進行表彰與獎勵。
(3)加強課堂教學環節,及時處理課堂突發事件。第一,原則。堅持對違反一般課堂紀律的學生(如說話、睡覺等)采取暗示、提醒等辦法處理;堅持對嚴重干擾正常課堂秩序事件(如學生打架、病倒等)及時處理的原則。堅持先上課后解決問題的原則。在課堂避免與學生正面沖突,必要時可采取冷處理辦法,保證課堂教學按計劃實施,課上學生的問題課下解決。第二,程序。對病倒同學及時送校醫室救治,同時通知班主任或年級組長告知監護人,及時將學生送醫院救治。對嚴重干擾課堂教學的學生送至班主任批評教育,如班主任不在辦公室,送至教導處進行批評教育。由任課教師及時通知班主任,進行談話教育,班主任負責及時通知監護人該生在學校的表現,請家長支持學校的教育工作,同時應反映在課堂常規評比表上。對課堂突發事件處理原則及程序作出明確規定,可幫助教師以理智的心態應對課堂突發事件,以正確的方式處理突發事件,以有效的途徑確保課堂教學質量。
4.有關要求
(1)全校教職工必須端正態度,統一認識,從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高度,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育觀、發展觀,積極投身全員育人活動,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全體教職工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以身示范,教書育人。
(3)全員育人,老師指導學生,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需求,采取個性化、親情化的教育方法,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及時開展表揚和批評,幫助學生改掉不良習慣。
(4)老師應認真傾聽受導學生的心聲,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認知水平,及時幫助學生消除成長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協助班主任做好學生思想工作。
二、制定《首遇責任制暫行規定》
為進一步加強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形成“人人參與,一崗雙責”的安全管理氛圍,構建和諧、平安校園,特制定了相關暫行規定。
第一,“首遇責任制”即校園意外傷害和突發事件一旦發生,現場首遇教職工為第一責任人,應在第一時間給予救助或處理。
第二,對于學生違紀行為,首遇教職工在第一時間應予以制止,并及時告知班主任或保安,必要時通報學校相關處室或報告學校值日領導。
第三,對偶發病患或傷者,首遇教職工應協助送往校醫室,視情況緊急程度可直接撥打120或護送當事人到醫院救治,并及時通知班主任或相關人員。
第四,學生管理部門應協助首遇教職工,指導救助工作或處理突發事件,并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做好認真細致的解釋工作。
第五,緊急救治或突發事件處理工作結束后,學生管理部門要及時查明事發原因,了解現場情況,并做好筆錄和知情人的證明材料,以便進行責任認定及相關處理。
第六,第一個遇到來訪、投訴時,首遇人負有及時制止不良事件發生,并熱情接待、引導和幫助解決問題的責任。
第七,對于遇事不辦、處置不力或知情不報,導致貽誤處理時機并造成嚴重后果的,即視為失職,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學校將追究責任和予以紀律處分。對能認真履行職責、成績突出者,學校將視情況給予獎勵。
三、“全員育人值班”的具體要求
1.中層領導“全員育人值班”要求
值班領導要佩戴胸牌,認真負責地巡視、檢查;制止學生違紀違規行為,處理當日校內發生的突發事情;學校領導值班作為考核部門負責人和行政處室的依據之一;各職能處室檢查結果與考核掛鉤;值班領導自覺做好記錄,每周五下班交辦公室;學校領導和處室負責人值班時每天到計算機房不少于兩次,并做好教師和學生情況記錄;校領導和各部門除固定值班外,根據工作分工不定期巡視、檢查教育教學等情況;如值班領導有公務自行落實調班;每天上午8時值班表中第一人和第四人在校門口檢查學生行為規范、遲到等問題;每天中午全校巡視。
2.普通教師“全員育人值班”要求
第一,“全員育人值班”每兩周循環一次,檢查時須佩戴“行為規范檢查牌”。第二,組長負責當日早讀課前召集組員,分配值班任務;8:10-8:30檢查早讀及班主任到班情況、廣播操隊列及參加人數情況;8:30到門崗配合行政值班人員檢查學生遲到情況。第三,值班教師隨機進入班級檢查學生上課及教師授課情況,并進行記錄;每節課間到教學樓巡視,協助教師處理突發情況,上學和放學期間值班人員在樓道處維持秩序。第四,中午11:30—11:50在教學樓前及校門口檢查早放課情況,11:50-12:20到食堂維持就餐秩序。第五,隨時做好值班記錄,每天下午4:50檢查結束后交學生處保存,每月匯總送校長室查閱。
基金項目:安徽省2010年度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職學校德育創新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課題批準號:JG10317)。
(作者單位:安徽省馬鞍山市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