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闡述講授技工學校機械制圖課程宜采用多媒體教學的一些內容,也說明要認識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充分發揮其在教學過程中的輔助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 機械制圖 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以多媒體計算機、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投影儀等硬件設備為平臺,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計算機輔助教學形式。技工學校機械制圖多媒體教學軟件集圖、文、音、像等信息于一體,補充了課本中沒有的動畫資料,能夠形象、具體、生動地展現教學內容,增強直觀效果,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教學更加多樣化、生動化、實效化。多媒體教學給制圖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能極大地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對提高學生的讀圖和繪圖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運用多媒體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并不是所有的機械制圖內容都適合采用多媒體教學。
一、緒論課宜用多媒體教學
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該門課程緒論課的教學效果,將對能否激發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萌動對本課程教學內容的求知欲,產生直接的、關鍵的影響。緒論課主要介紹了圖樣的內容和作用、投影的方法和分類、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圖、課程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方法、工程圖的發展簡史等。由于緒論課內容較多,只用文字介紹,難免枯燥。如果適時地穿插一些與內容相關的圖片,不僅能使教學內容生動,更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有了正確的學習動機,即使對這門學科原先不感興趣的同學,也會因此認識到掌握這門學科知識的重要作用,從而努力自覺地把它學好。因此,上好緒論課,對于幫助學生很好地了解這門課程所講授的內容和意義是非常重要的。
二、講解課程重點、難點時宜用多媒體
運用多媒體講解課程章節的重點和難點時,不但可以引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空間想象力,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講解平面圖形的分析與作圖、正投影法的原理、三視圖的形成、三視圖與物體方位的對應關系、基本體的三視圖、組合體視圖、圖樣的各種表達方法、識讀零件圖、識讀裝配圖等內容時,由于這些知識內容比較抽象,不容易講清楚,學生不容易理解,此時,如果老師適當地應用多媒體播放制作的課件,使圖樣內容能夠形象、逼真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老師邊演示、邊講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就能使靜止的內容動態化、抽象的內容形象化、難點知識簡單化,以利于學生充分理解,融會貫通,獲取準確深刻的直觀感知,從而逐步形成完整的理性認識。這樣的作法,可以給學生搭好梯子,降低坡度,便于學生理解,增加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而教師在教學中優化了教學過程,增大了教學信息量,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三、講解難度較大的內容時宜用多媒體
機械制圖課程涉及繪制組合體視圖、看零件圖和裝配圖、畫零件圖和裝配圖等知識點,均包含了一些形體復雜、表達圖形多、繪制或識讀難度較大的圖樣。如果僅憑課本上的圖示進行講解,學生難以充分想象機件的結構形狀,故而難以正確地繪制圖樣或完全地看懂圖樣。這樣,學生對所學知識就會處于一知半解或似懂非懂的狀態之中,顯然,達不到課程教學的目的。但是,如果采用多媒體課件,按繪圖或讀圖步驟設計成逐步的繪圖或讀圖過程,加入立體動畫,并輔之以語言講解,通過計算機反復演示,就能使學生逐漸看懂圖形,從而掌握繪制、讀懂這些“難圖”的方法。
四、復習課宜用多媒體教學
復習課涉及的內容較多,學生不容易將學過的知識條理化。如果教師直接把所授的全部內容板書到黑板上講解,則費時又費力,不僅板書工作量大,而且也很枯燥乏味。但是如果運用多媒體進行串講,學生很容易弄清楚知識的脈絡,便于系統地理解和掌握。復習時可以分步驟顯示,即先顯示主要的提綱,對具體內容可以向學生提問,然后顯示每個提綱下的詳細內容。復習串講以后,將整個內容進行總結、概括,再將重要的知識點顯示出來,并且做到條理清晰、脈絡分明、內容明確。這樣,老師和學生之間產生互動,學生對所學內容記憶深刻,從而取得復習的最佳效果。為加強復習效果,可以制作含選擇題、填空題、改錯題、畫圖題等題型的練習課件,該課件應有判斷學生解答是否正確的功能。當學生答對時,計算機顯示一個笑臉,加注“你很棒”字樣;當答錯時,顯示“你再想想”字樣。通過這種帶娛樂性和趣味性的練習,就能輕松鞏固已學知識,切實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復習的效果。
五、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宜用多媒體
機械制圖是一門抽象難學的課程,特別對于那些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更是如此。學生大多能夠意識到制圖的重要性,在制圖的學習中也花了很多的時間,但效果并不理想。這其中有學生基礎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方面的原因。制圖學習需要學生有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在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培養方面,由于教學使用的教具、模型很有限,掛圖又顯得比較呆板,無論老師怎樣描述,有些學生就是想不出它的形狀結構,因此傳統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上效果較差。利用計算機可以畫出各種物體的三維圖形,這些圖形可以在空間任意放大、旋轉(在黑板畫圖或利用掛圖是不能實現的),讓學生通過觀察物體的空間形狀和結構,畫出其平面圖形(視圖),即由空間到平面,再根據平面圖形想出物體的空間形狀和結構,即由平面到空間,這樣反復訓練就能逐漸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如果有條件,對制圖習題集上的練習題可以畫出二維平面圖和三維立體圖進行對照,通過評講,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制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課件在技工學校的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優越性已經得到廣大師生的認可,但是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它的弊端。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一般是按部就班地操作,在電腦顯示的內容中,缺少教師的表情、手勢等可以對學生啟發和暗示的情景,學生有一些疑問也不能及時得到解決,這樣將導致老師授而不深、學生學而不實,這節課就成了一堂單純的課件演示課。這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發展的大忌,也違背課堂教學的初衷。所以,多媒體并非用得越多效果就越好。我們應該正視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輔助”地位,即輔助教師,而不是取代教師。教師利用黑板、粉筆和語言在課堂上進行講解,仍然是教學的主要方式,占據主體地位。在使用多媒體時,需要“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其優點。這樣,就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鐘玉琢.多媒體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章斌成.多媒體教學的體會[J].計算機教育報,2002(02).
[3]錢建國.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的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3(5).
[4]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組織編寫.機械制圖(第5版)[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廣東省工商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