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飛速發展、人才競爭日趨激烈,人們的思維、學習、工作及生活方式等發生著巨大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正遭受嚴峻的考驗與挑戰,變革、創新的教育理念層出不窮。然而,筆者從教學的基本環節入手,通過 “一體化”教學實踐,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思考,摸索出一些經驗及方法。
關鍵詞:以人為本 職教模式 實際需求 教學過程 自主評價
當今世界,競爭無處不在。當處在競爭社會的人們自然要問“爭的是什么?”“憑什么爭?”,歸根結底,競爭的核心就是憑借人才、爭奪人才,即以“人”為“本”爭奪“人”。這種競爭自然需要“以人為本”的教育去培育它,促使它健康發展。因而,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和深入,教學工作的主導,由教師轉向學生,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正在被人們重視,成了眾多學校或教師的口頭禪,但在教學中如何“以人為本”呢?
一、先進職教模式解讀
德國的“雙元制”,英國的BTEC,加拿大的CBE,澳大利亞的培訓包被稱為世界四大職教模式,它們有著許多共同的特征。
1.能力本位,適應企業需求
能力本位是國際上通用的現代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其特征是整個教學目標的基點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備從事某一特定的職業所必須的全部能力。由“文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轉變,拓展了職業能力的現代內涵,滿足了企業界對職業人才的需求。
2.企業主導,政策支持
需求是發展的動力,企業為使自身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十分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職業轉換的次數增多,職業活動日趨知識化、技能化,從而確定企業對職業教育的主導地位,企業把對職工的培訓以及勞動力所具有素質及技能看成是創造最大利潤的根本保證。
通過制定政策,促進政府、企業、學校共同辦好職業教育。政府和企業對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有很強的義務和責任,以戰略的眼光認識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意義。
3.校企合作,共同參與培養
校企合作的職教模式是隨著人類的生產活動發展而形成的,如德國的“雙元制”是學生以在企業當學徒工為主,學校教育為輔。學生每周四天在企業當學徒工,接受實操培養,其余時間在職校學習普通文化課和專業理論課。學徒結束后,接受行業組織的考試,合格者領取畢業證書。突出了校企合作,讓學生在企業環境中頂崗工作,以獲取工作經驗、態度、崗位技能為目標,學生真正實現了學有所用;企業開展職業教育的熱情也不斷提高。
二、借鑒經驗,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建構以學生為主體的一體化教學活動框架
1.以學習者為中心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強烈主張在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習者為中心,從學習者個體出發,從人出發,以人為本,真正把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放在教學活動與學習活動的首位。因此,一體化教學首先借鑒先進職教模式,涉及教學活動的工種計劃、教學大綱、校本教材、統編教材、教學計劃、學期授課計劃、教案等都必須從人出發,以人為本,建構以學生為主體的一體化教學活動框架。
2.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雖然每個個體都會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但又都有其獨特的內部文化。這種內部文化既是學生個體后繼發展的基礎,又影響著個體后繼發展的狀況。因而,必須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的教育,不能只關注部分尖子生,而忽略了其他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教育應面向全體,又要從每一個個體開始,既要關注那些可能成為“巨匠”的少數學生,更要關心那些成為“小工”的多數學生。實施“因人施教”“率性而教”的個性教育,錘煉完善形成自身風格。眾所周知,整體是由個體組成的,只有個體的充分發展,才能促進整體的全面發展。
三、機械維修一體化教學過程的建構
1.教學內容一體化
以機械拆裝與修理為中心,將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機械制圖、機械基礎、輕工機械維修、液壓與氣動技術五門主干課程和“機械拆裝實訓”“機械修理實訓”等有關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2.教學方式的一體化
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的教學時段內只將一個設備作為教學重點,完成“常用機構裝配”“設備總裝配”“設備的安裝、調試、運行”“設備修理”等從理論到基本技能操作訓練的全部教學內容,使學生獲得設備裝配-安裝-調試-運行-維修的連續、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
3.理論教師與實習指導教師的一體化
教學人員既是理論指導教師,又是實習指導師,集“雙師”于一身。
4.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的一體化
校內實訓基地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包括維修專用工具、量具、儀器、設備的使用;設備拆裝、維修工藝規范;修理技術標準和相關技術要求,檢測方法,故障的診斷和排除等。校外實訓基地主要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包括現場解決問題能力、技術管理能力、生產管理能力、創新能力。
四、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內涵
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單純的傳授知識及技能,而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是硬道理,通過一體化教學,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工作,學會生活。
1.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備課
既充分重視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需求,又關注知識及技能結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是教師實施一體化教學的準備工作要點。這項工作關系到一體化教學的質量。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要求備課要充分了解學生、考慮學生需求,具體地說,就是要在教學設計中重點關注學生的以下幾種需求,現以“螺紋連接裝配”為例進行闡述。
首先,注重學生在最鄰近發展區的發展需求。
“螺紋連接”在教學大綱里已明確地闡述的知識點是了解螺紋連接的特點,掌握螺紋連接裝配的技術要求;技能訓練的要求是熟練掌握螺紋連接裝拆工具的應用及裝拆操作的要點。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把它刻板地復制到教學中去。螺紋連接的特點,螺紋連接裝拆工具的應用,學生已經理解,可以不講或少講,學生可以自主掌握的知識及技能,教師就不要過多地干預。要重點關注學生的最鄰近發展區:螺紋連接的預緊與防松,螺紋連接的損壞及修復,為學生搭建鄰近發展區的學習平臺,通過自主或合作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提高一體化教學的實效性。
其次,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實現通過過程獲取方法的教學目標。
在雙頭螺紋的裝配教學時,很多學生向教師詢問過同一問題,“平時聽課能聽懂,單項訓練時也能順利完成拆裝,為什么自己獨力在設備上裝拆時,卻拆不下來?”。其實,問題很簡單,有的螺紋銹蝕了,加點煤油,振動一下,就能拆了。對這一普遍存在的現象,究其原因就是備課中教師沒有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只是注重如何把知識及技能傳授學生,求的是自身的思路清晰,示范規范,而學生感覺怎樣,是否能真正掌握卻不清楚。因此教師所傳授的,學生聽完就做,做不了就問,不去思考。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強調以強學生為本,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即在備課時,所設計的每一個環節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技能,強化知識及思維習慣的自然形成過程。通過教與學,實現學生知識的自發構建、技術素養的主動養成及綜合技能的不斷提高。
再次,注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在教學中,我們要經常為學生提供發揮創造的機會,使他們在同學的欣賞贊嘆中體會個性化思維的樂趣,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在內心得到滿足的同時形成學習的積極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譬如上述雙頭螺紋的裝配教學前,先提出拆不下來問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后,訓練課時鼓勵學生操作給大家看,這樣學生通過先思考再操作,獲得成功的體驗,內心得到滿足。
2.設計教學過程時要注意強調學生的知識建構過程
一體化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給學生充分參與學習、討論、訓練、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另一方面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意見,特別是不同意見,吸納學生的觀點,不強求統一的標準答案,而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通過啟發,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享受學習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只有實現認識過程的兩次飛躍,才算真正地達到教學目的。所以,設計教學過程時要注意強調學生的知識建構過程,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3.采用具有民主教學作風的教學手段
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體現平等、寬容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發展學生個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體現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新型教學手段有很多,教師根據不同授課內容、不同課型、不同授課背景選擇不同的教學法。如啟發式教學法、“自主學習”教學法、“合作學習”教學法等。
4.技能訓練強調學生的自主評價
自主評價是學生訓練中或訓練后的評價,是高效、徹底體現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方法。學生在保質保量完成訓練任務后,獲得同學們熱情、鼓勵性的評價,既增強了同學間的友誼,又培養了學生公正、求真的優良的品德,提高了訓練的實效性,帶動了學生的多元發展。
五、結束語
以人為本的一體化教學理念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它的意義在于把每一個平等的人放在第一位,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人的潛能,全面地關照人的發展。作為實踐這一理念的教師,要全面地了解學生,深入地研究學生,有效地服務學生,努力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只要落實好以人為本的理念,工作就能做實、做好,就能把促進學生發展貫穿教育教學的始終。
(作者單位:廣西輕工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