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工院校從事班主任工作,其間有許多風風雨雨、苦辣酸甜,有喜有憂,筆者卻始終樂在其中。班主任的工作經歷,讓筆者體會到,“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力量源泉。
一、重點學生重點愛
每個班都會有一些這樣的特殊學生,他們或張揚、或深沉、或有這樣那樣不同尋常的表現,成為我們眼中所謂的“重點生”。對重點學生必須認真對待,采用有效的教育方式,把他們引導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
新生剛入學時,一個學生總帶有傲視群雄的架勢,不久他就與學生會檢查人員發生了矛盾。當時他很激動,但被打了一巴掌后沒有還手,因此沒有引起惡性的打架事件。事后我組織班會分析這件事并對他的做法進行了“放大表揚”。老師給了他一點特殊的“愛”,讓他把自己的不良想法磨滅掉,避免了事態的進一步擴大。這種適當的“放大表揚”也讓他和所有學生受到教育。
二、特殊群體特殊愛
有一年,一個宿舍成了全班的焦點,出現了重點生“聚群”現象。筆者采取了“各個擊破”的方法。在他們犯錯誤后,拿他們自己宿舍表現好點的同學當典型,讓他們學習身邊的同學。這些學生從側面將老師的“表揚”信息傳遞給那些同學,使他們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這種“樹典型、巧隔離”的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這個宿舍在紀律、內務、衛生等各方面都在全班前列,還被學校命名為“文明宿舍”。
重點生本身愛“聚群”,一旦形成群體就很難管理。拆散重點生群體,不是簡單地調宿舍、調座位。筆者的方法是在最初的群體里找到邊緣生,樹典型,勤表揚。
三、培養學生愛學習
1.營造班級積極向上的氛圍
根據學生特點,選擇并在教室張貼勸學勵志的文章。起初并沒有引起學生的注意,但堅持定期更換,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關注的習慣。每次更換新內容都會引起大家的一番議論,同學們各抒己見,時間長了就成了引領班級健康輿論的主要途徑。
2.嘗試每日格言
全班每個學生都輪流在黑板上寫自己最喜歡的格言,每日更換,并由專人負責記錄在冊。同學們紛紛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健康的書籍,摘抄格言名句,展現出濃厚的學習氛圍。其中一個學生提出的“今天想學習,明天享生活”,被公認為班級宣言。
3.組織學生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
讓學生在達到目標后認識到努力是有效的,讓他們有成就感,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感到努力是不夠的,鞭策自己再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形成一種循序漸進的良性循環。
4.開展有目的、有意義的班級活動
引導學生養成看書看報做筆記的良好習慣,增強了班級的學習氛圍,在潛移默化中陶冶了情操,逐步使學生的思想和精力集中到學習及有意義的活動上。
為了解決部分學生不分時間、不分地點地看網絡小說問題,筆者借召開故事會的形式,要求他們講出書名、作者及作者簡介、故事梗概和自己的感想。故事會出乎意料,學生上臺講故事,講得有聲有色,使全班同學都很受教育。由此,筆者把故事會作為一種健康向上的活動,使不分時間、地點看網絡小說的不良風氣轉變為增強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有益活動。但同時明確要求上課期間不允許看的要求,全班學生都執行得非常好。
根據學生的特長愛好,開展文體活動,引導學生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四、培養學生愛生活
1.藍領紳士教育
老師要讓學生知道,藍領不是野蠻、粗魯、沒文化的代名詞。針對學生身上存在的行為不文明、語言不文明等現象,專門召開了“做個藍領紳士”主題班會,和同學一起表演他們的日常行為,氣氛很活躍。這次班會后,不文明現象明顯減少。
2.傳統文化教育
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增加了傳統教育內容。在黑板報上抄寫“三字經”“弟子規”等內容,并在班會上組織學習。讓學生能夠懂得尊敬長輩,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學會與人相處。
3.心理健康教育
開學初期,組織趣味心理測試,初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通過測試可以知道誰是相對易怒的,誰是相對孤僻的等等。筆者要求學生們寫心靈筆記,讓學生有一個宣泄情緒機會和相互了解的平臺,班主任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及心理變化,發現他的人性弱點,適時給予個別指導。
4.理財聚財教育
讓學生學會理財,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費。在主題班會上,老師讓學生每人寫一張自己生活費的紙條,不記名的“曬消費”,讓每個人提看法。還讓在外打工的同學談感受,使學生們從身邊的同學那里體會掙錢的辛苦,從而知道珍惜父母的辛苦錢。
5.自主管理教育
以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基礎,在開學時班主任讓學生根據校規校紀制定班規,即班級公約。在此基礎上設立“值日班長”,對班級衛生、文明用語、文明著裝以及節水、節電等進行管理。班主任只做監督和信息整理工作。
筆者執著地愛著班主任工作,更愛那些“讓我歡喜讓我憂”的學生,是他們期待的眼神給了我未來的努力方向和為此奉獻一生也無悔的執著信念!
(作者單位:石家莊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