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索了“工廠化辦學”理念下,以真實產品或模擬產品為載體的實訓教學過程中,將職業素養與實踐技能的要求具體化,教學與生產過程相結合,使學生就業能夠盡快適應崗位要求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工廠化辦學 職業素養 實踐技能
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是指高職生通過校企文化熏染、品德形成、技能教育以及自我管理、自我陶冶和鍛煉,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及其崗位需要所養成的職業認知、就業技能、工作態度、職業精神及其心理狀態。為更好地踐行“工廠化辦學”理念,實現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使學生盡早盡快了解企業,適應企業的崗位工作要求,筆者學校在實訓教學中開展了“學生職業素養與實踐技能培養”的課題研究。在實訓教學中實行工廠車間式管理,將職業素養具體化為:規范實訓教學秩序,加強遵章守紀、執行力教育;愛崗敬業,質量責任意識教育;安全操作習慣培養;嚴格實行“6S”管理;嚴格執行工藝紀律;團隊意識培養;企業員工角色體驗等。從而將現代企業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崗位要求、工作程序等有機地融入教學中,使學生在接觸本職業之初即對未來職業有較清晰的認識,通過不斷地實訓練習,逐步培養其養成良好的職業素質;在提高實踐技能水平方面,主要通過改進授課方式,提高實訓質量和以真實產品做為實訓項目,保證質量與進度兩方面,將教學過程與產品加工過程有機結合,通過產品加工完成實訓要素的訓練,通過對產品質量的控制實現技能水平的提高。
一、規范實訓教學秩序,加強遵章守紀、執行力教育
每個企業經過長期的積淀都會形成獨有的企業文化,包括員工行為規范、工作程序、責任意識、企業歸屬感等。“工廠化辦學”就是要將企業的這些特點融入到教學中,在實訓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執行力教育,逐步培養學生的紀律觀念、行為規范,使其養成嚴格執行指令的習慣,就業時能夠盡快適應企業崗位的要求。
現代企業均有嚴密的生產組織,計劃的時間性非常強,各作業環節之間聯系緊密,如無嚴格的紀律約束和執行力,生產將無法正常進行,企業將無法正常運轉。而90后學生多數個性張揚,不愿受約束,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因此,在實訓教學中,首先要使學生感受到企業嚴格的剛性管理和近于苛刻的紀律要求,強化統一組織管理,減少個性,增強指令服從意識。為此,教學中要嚴格執行規范統一的實訓教學秩序。統一實訓教學過程中的公共部分與教學程序,制定了統一的早訓詞、實訓要求,并統一了周一及日常課程程序,明確每周一各實訓課均需按以下統一的程序進行:統一早訓,宣布實訓要求;學員分組,指定站位;工具分發;現場管理要求等。面對實訓學員多、設備少、空間小、不易管理的現狀,對學員進行小組劃分,并經過多次實踐,確定出各小組每名學員的最佳站位,明確要求站位固定,以保證更好的實訓秩序與效果。
嚴格按企業方式管理學生,要求學生進入實訓場地統一著工作裝、佩戴勞動保護用品;實行嚴格考勤及早午班會制度,每天早午列隊點名,檢查工作裝是否穿戴整齊,不合格者禁止參加實訓學習。將企業的早班會與實訓教學結合起來,要求學生嚴格執行教師指令,教師嚴格控制教學進度,并嚴格檢查每課教學要求的執行情況,以培養學生的執行力。
二、敬業精神、質量責任意識的培養
對企業而言,質量是其生存的根本。每個員工都要為其工作質量負責,要有質量意識、敬業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業后將有大部分人從事企業一線的工作,換句話說,將有大部分學生就業后直接參與產品的加工過程,因此質量責任意識及敬業精神的教育更顯得尤為重要。教學中通過科學設計實訓項目、引進企業真實產品,使實訓內容具備企業產品常用要素或直接為加工企業的真實產品。本學期數車、普銑均采用真實產品做為實訓項目,學生不僅興趣更濃,而且由于有質量及進度要求,其自身也有一定的壓力。課初由教師明確產品質量與進度要求,學生需要做的不僅僅是按期完成,更多的是加工過程的質量環節控制,只有認真對待加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才能高質量地完成加工任務。將共性問題的講解與演示同企業的質量問題分析相結合,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并查找原因,找出解決方案。通過整個加工過程質量的控制,培養學生的質量意識、責任意識、認真的工作態度,以及養成技術上精益求精的良好習慣。隨著實訓教學環節的深入,學生實踐技能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對未來將從事的職業崗位會有更明晰的認識,此時教師應不失時機地進行教育,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心理及認真、敬業的職業意識。
三、安全操作習慣的培養
安全問題與生產作業時時相伴,沒有良好的作業習慣,工作中就可能埋下安全隱患。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多與員工的違章作業有關,因此每一個新入廠的員工都必須經過廠、車間、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對于實訓教學來說,在教會學生技能之前,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安全操作意識,樹立“安全生產,預防為主”、“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的安全操作觀念。所有參加實訓的學生在實訓前均需經過安全教育并考試合格,確保學生在接受專業技能訓練時,知道如何嚴格按操作規程去做;在實訓過程中,嚴格規范操作,不斷強化安全意識,在教學管理上加強巡檢,對女生發帽、機加工戴手套等易出現問題的環節重點檢查,強化監督與管理,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作業習慣,為學生今后步入社會從事技能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6S”管理理念的灌輸
“6S”管理是現代企業普遍推行的先進管理理念,是指在生產現場對材料、設備、人員等生產要素進行“6S”管理,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具體為:整理指區分要用與不用的東西,不用的東西清理掉;整頓指要用的東西依規定定位定量地擺放整齊,明確地標示;清掃指清除職場內的臟污,并防止污染的發生;清潔指將前3S的做法制度化、規范化、貫徹執行并維持成果;素養指人人依規定行事,養成好習慣;安全指既保證人員安全,又要保證設備安全,發現隱患及時排除。“6S”管理帶給企業的不僅是作業環境的干凈整潔,物品擺放的合理有序,物流轉運的暢通無阻,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管理方式,員工養成了良好的作業習慣,并在長期的執行過程中形成了良好的職業素養。為培養學生更好地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可在實訓教學中引入“6S”管理方式,并將其具體化。將與實訓項目無關的東西整理掉,實訓所需課題件、工量卡具按指定位置擺放,如明確工具箱內每一層應放的物品及擺放順序,工作臺上工量具的擺放位置等,在實訓過程中隨時進行檢查并列入實訓考核內容之一;實訓操作結束后立刻進行現場清掃,保證現場無金屬屑、焊渣、雜物,地面清掃干凈。每周五進行實訓廠全廠范圍的衛生清理和設備保養,整個過程要求全體教師和實訓學生全程參與其中。這種管理使學生體驗到企業不僅要求員工會生產操作,還要按要求進行現場管理與設備維護保養。通過實踐,使學生對企業的“6S”管理有初步的了解與認識,懂得“6S”管理的基本要求,并通過不斷地實踐,逐步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五、工藝紀律的貫徹
嚴格貫徹工藝紀律是企業產品質量保證的前提,在日常生產作業中,時時要求員工堅持“三按”(按圖樣、按技術文件、按標準)生產并對所加工零部件分類擺放,標識清晰。為使學生能夠體會到企業生產時的常態化要求,教學中將實訓項目圖紙按工藝步驟分解,由實訓教師指導并控制加工節奏、順序,嚴格要求學生按步驟加工課題件,每一步完工后由學生先自檢,認為合格后交由教師檢查。在整個實訓期間,操作過程中始終要求學生按項目圖樣、工藝步驟、標準進行加工和檢查,以模擬執行工廠的工藝紀律,養成自覺貫徹工藝紀律的習慣。
六、注重合作,培養團隊意識
現代企業的技術分工越來越細,每個產品可能由多名員工、多個部門甚至多個企業共同完成,團隊合作能力成為衡量員工基本素質的重要條件之一。生產過程中每道工序均將下一工序視為客戶,客戶滿意為工作宗旨,加工中需考慮后續加工的方便,只有所有工序都順利完成,才能加工出合格產品,因此企業十分重視員工間的有序合作,要求員工有較強的團隊意識。學生日常學習多為自主學習過程,講求獨立分析解決問題,實訓教學中,在提高學生個人技能的同時,更要注重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實訓時,將學生按企業的班組進行劃分,日常的“6S”管理、工藝紀律、安全等方面的考核均以小組為單位,只有小組內每名學生都做得好,小組才能取得好成績,以此來加強學生的合作訓練,培養其團隊精神。
七、模擬企業員工角色,體會不同崗位職能,使實訓過程更具企業化特點
實訓教學中賦予學生不同的員工角色,如材料員、安技員、現場管理員等,讓其承擔相應的崗位職能,負責實訓材料的領用與分發,現場安全檢查、違章作業的監督、現場物品擺放、衛生環境檢查與監督等日常工作。工作過程中由教師對具體問題加以指導,以此讓學生對企業不同崗位的實際工作有更具體的體驗,加深學生對企業的認識。
八、改進實訓項目與授課方式,提高學生實踐技能水平
技能水平的提高,有賴于大量的高質量的正確操作。在教學中,將實訓項目與真實產品相結合,通過大量加工產品,學生對技能操作掌握得更熟練,而在產品質量與進度的嚴格要求下,學生技能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對于暫時無真實產品的實訓課程,可先分段進行基本要素訓練后,集中進行由學生獨立操作的完整工序連貫性訓練,以實現學生對實訓課程中基本要素的理解與熟練過程。通過連續獨立操作完成項目任務,實現實踐技能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翔云,胡振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量化評價方法[J].職業技術教育,2010(2).
[2]蘇曉紅.構建高職學生的企業文化素質[J].機械職業教育,2009(12).
[3]孫少雄.如何推行5S[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遼寧裝備制造職業技術學院)